廣州車展上合資品牌開始在新能源市場發力,以日系三劍客為例,豐田、本田和日產都發布了旗下的重磅新能源車型,在這幾臺新車上,能看到這些傳統車企為了迎合國內市場做出的努力和妥協,激光雷達配了,高階智駕給了,大屏幕也有了,車內也開始變的簡約,向國產新能源車型的設計風格靠攏。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幾款車型能不能“逆襲”新能源市場。
豐田鉑智3X/bZ3C
豐田推出純電車型比較早了,但賣的比較拉胯,這次新車變化很大,分屬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的兩款車型都拿出了不少的新東西出來。按照官方宣稱所稱,接下來豐田將全面融入中國的智能科技生態、擁抱中國供應鏈,將用中國速度來創造中國體驗,就是說,接下來,所有自主品牌用到的好東西,豐田都可能會采用,比如華為的智能座艙、騰訊的座艙生態;寧德時代、中航鋰電等電池組等等。
以鉑智3X為例,該車定位緊湊級SUV,它的整體造型更像是一臺跨界車型,有點像哪吒L的味道,車頭家族化設計,融入了貫穿式LED日行燈和分體式大燈,側面SUV的感覺并不濃郁,尤其是C柱之后的部分更像一臺MPV車型,車尾貫穿式LED燈組也用上了。
尺寸不大,車長4600毫米,寬度1850(1875)毫米,高度為1660(1645)毫米,軸距挺長的,達到了2765毫米,作為5座布局的純電車型,內部空間倒是沒什么好擔心的,后備廂縱深一般,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可以擴展裝載容積。
內飾的設計配色都有不小的變化,簡約化風格,簡化了按鍵和旋鈕,采用懷擋設計,配雙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和滾輪以及觸控按鍵,配液晶儀表和大尺寸懸浮式中控屏,提供手機無線充電,黑棕配色比純黑內飾要舒服多了。材質上也有了提升,中控臺面是軟性材質包覆,中間搭配紋理飾板。
最大的變化在車頂,配備了激光雷達,搭載與Momenta合作研發的L2++同級的端到端智駕,這才是當下具備競爭力的部分,有消息稱該車的預計售價在10-15萬元之間,如果真的這樣的價位,再配合豐田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智駕、智能化座艙,還是有與自主品牌一戰的實力。
廣州車展上,一汽豐田bZ3C亮相,該車預計會在2025年正式上市,該車定位中型SUV,造型激進,走的也是跨界風格,看上去比鉑智3X還要個性一些,前臉部分也是家族化設計,辨識度挺高,側面溜背造型,車尾線條張揚,隱藏式門把手,低風阻輪轂都用上了。
內飾跟鉑智3X比較接近,也是簡約風格,保留了旋鈕式換擋機構,前排也是提供了較大尺寸的懸浮式中控屏,支持AI人臉識別、車內視頻通話、智能語音、手勢控制功能等。要吐槽的是,這臺車有一點反當下習慣性操作的配置,比如轉向燈設置在方向盤上,用左右連個按鍵來控制,遠近光燈切換和雨刷則是類似撥片換擋機構操作,跟特斯拉Model 3的操作有點像,這就有點不太習慣了。
這臺車的車頂也有激光雷達,同樣搭載激光雷達和端對端大模型,基本可以實現L2++級別的自動駕駛。支持泊車、高速的導航智駕輔助等功能。
本田燁P7/燁S7
本田之前基于燃油車打造了不少純電產品出來,但是在現如今的中國市場上,這些高價格的油改電產品基本上沒有什么影響力了,結果就是賣的很差,所以本田也是另起爐灶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品牌:燁。從命名上就能看出來本田對這個品牌的期望有多大了(火華),這是有多希望新能源品牌在中國市場上能火爆啊!
廣汽本田燁P7和東風本田燁S7還是跟之前所有的產品路數一致,它們是兄弟車型分屬2家合資車企來打造,外觀上,二者之間有相似也有不同。
燁P7的前臉用了貫穿式LED日行燈和LED大燈組,造型跟豐田純電車型有點像,車頭下方是大尺寸進氣口,燁S7的設計則要更激進一些,同樣的貫穿式LED日行燈,不過它的燈組在兩側位置都呈T字型,前大燈豎式布局,車頭看上去棱角更分明一些。
側面看兩臺車基本一致,略微帶點溜背的設計,有點像冠道,車尾部分則又不相同,兩臺車的尾燈造型都跟頭燈呼應,還是很有辨識度的,在這兩臺車上都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和低風阻輪轂。
內飾完全一致,配遠端液晶儀表和豎式中控屏。實際上這塊屏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面顯示各種應用,下半部分則是空調、座椅等功能的調節屏幕,這塊屏整體給人的觀感并不算好。車內簡化了按鍵和旋鈕,提供手機無線充電、配有氛圍燈。對比燃油車,內飾設計有進步。
尺寸方面,燁S7長寬高分別為4750*1930*1625毫米,軸距為2930毫米,預計燁P7的尺寸跟它接近。
動力方面,燁P7有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兩種動力。雙電機為前150后200千瓦電機,零百加速4.6秒,配90度三元鋰電池;燁S7也是有單電機和雙電機版本,其中單電機版最大功率200千瓦,雙電機也是前150后200千瓦,電池采用的是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