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青春換取我們的成長,關心我們的饑寒交迫;
關心我們取得的每一個成就,激勵我們每一次成長;
父母用自己的犧牲和奉獻,讓我們展翅高飛。
昨天和父母視頻,忽然發現他們不經意間已經是滿頭銀發了,才想起來,上次回去看父母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其實我和父母相距并沒有多遠,駕車大概也就十個小時得路程,父母總是在電話中說院中西紅柿長得真好看,說今年得辣椒特別得辣,但是他們卻吃不了,說籠中得雞特別費飼料,而且老跑出來,把院中得菜都踩壞了。
其實我不是不明白,他們只是想讓我們回去而已,但生活總是讓我感覺沒有時間去看他們,記得有次還和媳婦計劃說,周五晚上或周六早上出發,周末晚上趕回來,兩不耽誤。媳婦只是淡淡得說,等你真得能倒開時間在說吧。又一年了,兒子都已經不記得爺爺奶奶長什么樣了。
村上春樹曾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瞬間變老的。
父親老是說,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你自己在外面要注意安全,出門天涼多穿點,開車自己小心點。母親說,沒什么事就是腳疼,去醫院花錢,沒什么毛病,自己貼個藥膏就好了,昨天又曬了些干菜,等你下次回來,帶回去。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父母成了那個給我報平安的人了。
這段時間,由于疫情得原因,我們四個月沒有任何收入,父母每次打電話最多問的話就是:你還有錢用么?他們知道我還了車貸、房貸后一定沒有多少錢,每次他們都是變著花樣給我錢,“今天過節了,給你轉五百,買點好吃的”“今天發工資了,給你轉八百,買些肉”“給你轉點錢,看能不能給孫子買點零食”。
我們大多數人天天把孝順父母放在嘴邊,卻沒有任何的行動作為表示,所以漸漸覺得我們的孝順僅僅是說說而已吧。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不經意的想起來,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畢淑敏曾說過:你說的來日本抵不過世事無常,我們總覺得父母還年輕,等我們有錢、有條件、能回老家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給父母養老;從沒想過也許父母等不到那一天。
怎么剛剛學會懂事,父母就老了;
怎么剛剛學會包容,父母就老了;
怎么剛剛懂得路該往哪走,就覺得你們已經離我越來越遠了。
曾經有句話說:這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父母的羽翼下,我們覺得生活波瀾不驚,衣食無憂,卻看不到父母已經被生活壓垮了彎曲的身軀和艱辛的堅持。父母是我們心中永遠無法跨越的河流,因為他們的血液流過我們;父母也是我們心中永遠無法攀登的高山。無論我們走多遠,我們都無法走出他們心中眼中的關懷和渴望。
人到中年,面對比我們年長的父母,有時你會發現,父母的衰老似乎是一瞬間的事情;關心父母,善待父母,孝敬父母,就要盡早有自己的打算和行動,不要等到父母離我們而去,留給我們一輩子的痛苦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