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出爐了!
1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了《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政策中明確,在落實2024年支持政策基礎上,2025將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范圍擴大至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貨車,擴圍支持老舊營運貨車的報廢更新。
老舊營運貨車的以舊換新,無疑會加快油轉電,推動新能源物流車的推廣應用。同時,文件明確,促進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升級,支持二手車出口。這也被視為二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升溫的積極信號。
二手新能源物流車為何難賣、難買?
眾所周知,二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屬于灰色產業,利潤高,風險也大。在行業發展早期,特別是“人找車”階段,二手新能源物流車因為缺乏權威的殘值評估標準體系,且懂行的用戶也少,無論租售都有非常可觀的利潤空間。
“遠的不說,2022年前后一臺全新微面價格均在10多萬元,二手車只要車輛沒有大問題,經過整備煥然一新,按準新車賣,一臺車賺兩三萬元很輕松。”一資深二手車商告訴電車資源,2023年下半年動力電池降價,行業內卷加劇,二手車市場處于山雨欲來風滿樓前夕。沒嗅到危機以及沒來得及清庫存的二手車商,在2024年虧得很慘。
“新車亮價銷售,且價格腰斬,二手車毫無價格優勢,無人問津。”他表示,原本一些想先買二手車過渡的油車司機或者小車隊,直接買新電車。不少二手車商被迫已低于收購價出售整備好的二手車,為了清庫存止損。
據電車資源了解,目前7方左右的大面,價格打得兇的,成交價僅7萬多;3米、3.2米的微卡價格基本鎖定在7萬內,100度電的純電輕卡價格也打到15萬元左右。行業競爭迫使新車降價,新車降價又讓二手新能源物流車價格也受到影響,這讓二手車商收購汽車更加謹慎,生怕產品收回來賣不出去。
在二手車商感嘆二手新能源物流車越來越難賣的時候,頭部主機廠和運營商為了破解用戶殘值焦慮,也紛紛將業務拓展至二手車領域,推出保價回購、二手車置換、二手車整備等業務。因為,主機廠的車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可有效提升二手車流通率與新車銷量。
以舊換新,貨運司機「換車自由」不是夢
據電車資源了解,當前不少商用車企已經在布局二手車市場。
例如遠程,搭建了官方認證二手車平臺,提供二手車評估、回購、置換、寄賣、租賃等多項服務。同時,通過200+優選車商渠道,為經銷商客戶提供兜底報價以及兜底回收服務,助力客戶高效完成舊車處置,打消客戶舊車處置的繁瑣顧慮。
重汽在2025商務年會上舉辦了二手車認定標準發布會,強調未來將重點圍繞二手車業務與合作伙伴共建官方品牌認證,建設線上線下平臺和定點準備中心,為客戶提供二手車保障和服務。
福田在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發布的愛易科全新生態品牌。據了解,該平臺整合了能源、數智、租賃、二手車(二手車置換、二手車整備、二手車認證、二手車買賣等)、修養配(維保、純正配件、同質配件等)等多方面業務,以此構建一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汽車產業大生態體系。
車企陸續打造官方二手車平臺,可以有效避免二手車市場“小散亂”的行業亂象,給到二手車商壓力,令整個市場更加公開透明,給消費者提供更多保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一旦官方二手車成為風向,那么車企拼價格、拼服務也不可避免。通過整合垂直資源,消費者可以告別第三方平臺,極有利于二手車市場的良性發展。
不僅如此,二手電動物流車還能成為車企布局海外市場的關鍵。通過對二手電動物流車的翻新,售往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等消費水平稍弱的地區,提高在當地的影響力,為新車在該地區的銷售做鋪墊。
車企自家二手車交易平臺逐漸完善,相關部門也在持續推動,或許,貨運司機「換車自由」的時代真的要到了。
新能源物流車的下一個增長點來了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二手新能源汽車交易量為76.3萬輛,同比增長42%,其中12月交易量為8.73萬輛,同比增長115%,可見市場需求之大。
在2025老舊營運貨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中,措施(十五)也明確指出,促進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升級。推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建設,鼓勵“互聯網+二手”模式發展。支持平臺企業、第三方機構提供二手商品質量檢驗服務、信息擦除檢驗服務。支持符合質量等相關要求的二手車出口。
相關部門決心推動二手車行業發展,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出售舊車方便,賣給車企回收平臺,還能避免二手車商胡亂壓價。購買二手車,品質更有保障,還能收獲官方質保,也能更加放心。
在政策的有力指引與車企的積極布局下,2025 年二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將朝著更為規范的方向發展,有力推動我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整體穩步前行,使其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增長極。
對于二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的發展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