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2024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縱觀全年,在 12個月的統計周期內,呈現出“九升三降”的態勢,2024 年電商物流指數的月平均數值為113.7點,相較于 2023 年增長了3.6 點。
隨著電商物流市場的增長,在農貿生鮮、建筑建材等行業領域,也越來越多個體商戶和小微商業購置新能源物流車作為生意運營流程中的輔助支撐手段,用于貨物配送、原材料運輸等關鍵環節。據相關數據統計,2024年1-11月,非營運類車型累計銷售19.36萬輛,同比增速高達 108.5%;營運類車輛銷售22.73萬輛,同比增速為39.36%。
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物流車自備用車時代或許已悄然來臨。
“自備用車時代”悄然來臨
任何新時代的來臨,都有其自身明顯特征。我們不妨先來探究一下這部分用戶具備的特征。
從收入與職業層面來看,其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涵蓋了農村進城創業青年、夫妻共同創業人群、有小買賣的個體戶、企業購車或有一定實力和社會關系的個人等。收入水平各異,包括低、中、高不同層次,如農村自用及趴活用戶年收入≤8萬元,小商小販年收入8 - 12萬元,商貿、市政/工程類用戶年收入≥15萬元等。
車輛用途上,通常以生意輔助為主。在農村青年創業、城鎮商戶經營等場景中,產生了大量貨物運輸需求。因此,他們對車輛的多功能性格外看重,在車型選擇上,VAN類傾向于明窗車型,卡類對雙排車型有一定的需求。
與此同時,用戶對車輛品牌和購車成本極為關注,對承載能力、金融服務、貨箱尺寸、電池品牌、安全性等方面也較為在意,且不同收入群體關注點存在差異,如高收入者可能更看重品牌,低收入者更關注購車成本。不過總體而言,自備車用戶都屬于是高價格敏感群體。
售后服務方面,與營運類用戶側重于維修及時性和成本控制服務不同,自備用車用戶群體更加偏向于維修質量與原廠配件,同時有著個性化服務需求。自備用車用戶更看重維修質量與原廠配件,以此保障車輛安全與性能,這對維修技術人員專業水平和維修工藝提出了較高要求。此外,自備用車用途多樣,車主可能會提出定制化服務需求,如內飾改裝、個性化功能升級等。
新能源物流車迎四大財富密碼
自備用車用戶群體規模的不斷擴大,如同在市場中投入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為多個相關市場領域帶來了顯著的增長契機。
01.售后服務與配件市場
自備用車用戶對車輛維修保養的專業性和個性化定制要求極高,這促使售后服務網絡加速完善。專業的維修保養服務需求將大幅增長,像三電等核心部件的檢測維護必不可少。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網絡,培養專業的維修技術人員;同時,配件市場也將迎來商機,車身外觀和內飾等易損件需求催生了規模龐大且持續增長的供應產業,原廠與適配性強的副廠配件都有廣闊空間。
02.智能物流與車聯網服務
用戶為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對智能物流與車聯網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長。通過車聯網技術,用戶可實時監控車輛位置、行駛狀態等信息。而智能物流系統可根據貨物重量、體積、配送地址等信息,通過算法自動規劃最為高效的配送路線,不僅大大提升了配送效率,還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此外,車聯網服務所具備的遠程診斷車輛故障功能,能夠提前預警潛在問題,為售后服務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極大地提升了售后服務的響應速度和質量。這將吸引大量科技企業和物流軟件開發商投身其中,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與服務升級,推動智能物流與車聯網服務邁向新的高度。
03.客貨兩用車型市場順勢崛起
許多自備用車用戶在日常經營中,既需要車輛運輸貨物,又偶爾有載人需求。這類用戶購置和使用車輛時,他們對購買與使用成本極為敏感,同時對路權廣泛、空間布局靈活的車型青睞有加。這類車型的座椅可根據實際需求輕松拆卸和安裝,能夠無縫切換載人、載貨模式,完美滿足多樣化的使用場景。這為車企帶來新的產品增長點,同時還帶動了汽車內飾改裝、座椅定制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自備用車時代一個極具潛力的細分市場。
04.二手車業務或成一片藍海
當前,商用車市場步入存量增長階段,新能源加速替代燃油車。在此背景下,二手車業務成為撬動市場需求的關鍵支點。對于自備用車用戶而言,隨著自身需求的動態變化以及車輛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這使得他們急需便捷、高效的二手車處理渠道。二手車經銷商可以通過專業的檢測、評估和整備,為用戶提供實惠選擇,同時,金融機構也可針對二手車交易推出融資租賃、分期付款等多元化金融產品,激發市場活力。
結語:新能源物流車滲透通常是從即時性物流(平臺)開始,逐步滲透到計劃性物流,最后向自備車物流滲透,目前,在自備車物流中的滲透尚處于初期階段,但已呈現出一定的發展態勢,市場潛力必將得到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