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硬派越野車的盛行造就了多項新技術的應用,那么作為國內有著軍工背景的硬派越野車品牌,源自于東風的猛士917能夠為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呢?
我曾堅信,無論是哪一種車型,最重要的特質是定位準確,而作為以功能性見長的硬派越野車則更是如此。盡管在越野過程中,都要面對多種多樣的復雜地形,但是不同的越野車仍存在其所擅長的領域,而這擅長的領域就是越野車的定位。
比如有些越野車體型龐大,乘坐舒適,那么就更擅長在鋪裝路面與非鋪裝路面中進行長途穿越,比如豐田LC系列、日產途樂、路虎等。但是因龐大的車身體積、車身重量以及前后橋配重等,就不太適合進行巖石攀爬或叢林泥地穿越了,反之也是如此,比如Jeep牧馬人、福特烈馬等。當然,可以為了適應不同越野路況進行改裝,但是只要選對車型,改裝難度、費用則會大幅度降低。
當然,絕大多數的越野車用戶并非越野發燒友或愛好者,選購越野車除了為凹造型(圈兒內稱之為盆栽)在城市中代步使用外,偶爾有非鋪裝路況行駛需求,這里就需要引入另一種概念,那就是普適性。也就是在擁有良好的乘坐、裝載空間的同時,還需要擁有更加充足的動力表現和堪比轎車、MPV的駕乘舒適性。
長期以來,除了日系硬派越野車外,豪華品牌在上述訴求方面表現的也要更好,不過,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充足的動力、強大而穩定的四驅表現以及出色NVH都已不再是那些老牌越野車的專屬,在普適性得到增強的同時,我曾所堅信的精準定位也隨著綜合性能的提升而變得越來越模糊。
我手中的猛士917就是這樣一款越野車。首先從命名上來看,“猛士”品牌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并不陌生,起初是東風汽車為軍事用途所打造的輕型越野車系列,憑借其軍工品質、突出的可靠性和硬朗正派的形象早已在品牌層面建立起了良好口碑,如今下放至民用車領域,其品牌效應不言而喻。
從外觀設計來看,下放民用車領域的猛士917不僅保留了硬朗、粗狂的設計風格,還在細節之中增添了更為細膩的質感,重要的是,相比于國內盛行的方盒子造型,其機甲風格更具標新立異和原創性。觀察車身四周,型與面的結合非常復雜,折角銳利,但是線與面之間卻規則統一,如同鉆石切面一樣形成了造型精美的多面體,配合類似于變形金剛徽章的LOGO以及磨砂質感的純黑色涂裝,整體呈現出身披鎧甲的都市機甲戰車風格,給人一種來自于未來的力量之美。
猛士917長、寬、高分別為4987、2080、1935mm,軸距為2950mm,盡管被歸屬為中大型SUV,但是當我靠近猛士917,感受到強烈的壓迫感時,其身形似乎比美式全尺寸SUV還要龐大,這主要是底部踏板與價值21800元帶有折疊梯的車頂行李架的配合,延伸了整車的視覺高度。不過,良好的設計比例并沒有令其顯得臃腫,前后凸起的輪眉配合逐漸上揚的腰線,呈現出了一種矯健、蓄勢待發般的俯沖姿態。在機甲風格中,猛士917的設計張弛有度,在平滑的車門設計中應用了半隱藏式電動門把手,與搭載275/65 R20的倍耐力SCORPION全地形輪胎的半封閉式的鋁合金鍛造輪圈相得益彰,實用性與設計感兼備。
車尾部十字式尾燈設計如同機甲戰士的戰損傷疤一樣,為這副硬漢身軀增添了幾分科技與前衛感,并且多個角度都可以提供醒目的照明,增強安全性。側開式尾門搭載了外掛式工具箱,盡管空間表現充足,但是似乎還是沒有外掛式備胎來的實用。
好的作品要表里如一,猛士917的內飾設計也同樣具有極高的原創性,與外觀設計一樣,整體思路是在粗獷風格中展現細膩與豪華,這一點從外拉半隱藏式車門拉手開始即可體會得到。開關車門的阻尼感厚重,力度卻恰到好處,關門時音響還會模擬出手槍上膛的“咔噠”聲,與手槍造型的車門內扶手結合,違和感似乎只剩我這平民的身份了。
好在橫向三塊大屏幕將我拉回了現實,它們的尺寸由左至右依次為12.3、15.6和12.3英寸,與8155芯片配合,每一塊屏幕在長時間駕乘過程中都在恪盡職守、各司其職,不僅顯示內容豐富、效果細膩,UI設計布局合理、菜單分級清晰,在操作過程中,也如行云流水般順滑。還實現了5G遠程智聯、藍牙鑰匙、車輛狀態監測,純電版還具有遙控泊車功能。與此同時,駕駛位還搭載有HUD增強平視顯示系統和防眩目流媒體后視鏡,駕乘過程中科技體驗感出色,并且幾乎可以做到目不離路駕駛。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性,標配有遠紅外夜視系統、涉水感應系統以及DMS駕駛員感知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