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拉動經濟和基礎建設的關鍵生產資料,我國商用車正面臨新一輪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不斷加快。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已經超過24%,處于全面爆發的前夜。
站在行業發展的關鍵期,廣汽集團發布了商用車“135”發展戰略,錨定2030年營收300億元的發展目標,加速向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轉型。
作為廣汽集團商用車戰略的核心板塊,廣汽日野如何才能抓住這一輪市場機遇?如何才能實現后來者居上?如何才能引領行業發展步伐?
廣汽日野總經理張志勇在接受南方+專訪時表示,要抓住市場機遇期,換賽道再出發,將推出全新新能源產品平臺,成為全品系商用車生產企業,為商用車綠色交通全場景生態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在集團商用車板塊沖刺300億營收目標同時,進入國內新能源商用車Top5,推動廣東新能源商用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搶風口“再出發”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逆勢增長,前10月銷量達到40.5萬輛,同比增長32.5%,市場滲透率為16.6%。其中,10月份單月滲透率達到了24%。
“商用車新能源化剛剛開始,未來3到4年時間,是一個高速增長的窗口。”對于當前行業發展趨勢,張志勇緊迫感十足,市場雖迎來新發展階段,但窗口機遇期也會稍縱即逝,需要更快速、更精準地把握機會。
在廣汽集團“135戰略”指導下,張志勇介紹,廣汽日野未來將會分為三步走:第一階段主要聚焦提升研發能力,快速完善全系列產品,計劃今年取得新能源商用車全品系資質,于明年發布全新正向研發的新能源產品平臺,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推出多種新能源市場;第二階段主要聚焦完善生態,打造標桿場景,計劃加強上下游產業戰略合作,建設完善的新能源生態圈,實現以點帶面,全面推廣,并輻射到海外市場;第三階段主要聚焦方案解決,持續提升物流管理、能源管理、生態服務和數字化支持能力,提供商用車綠色交通全場景的專業解決方案,全面參與客戶運營環節。
“廣汽日野過去發展中,沒有達到預期。基于之前狀況以及未來行業變化趨勢,我們內部也做了檢討,此次戰略轉型規劃是廣汽商用車板塊重啟征程的重要里程碑,廣汽日野則是‘換賽道再出發’。”張志勇直言。
全場景全品系覆蓋
在國內商用車市場,廣汽日野的存在感一直不強,主要是產品單一,規模較小。然而,按照廣汽集團規劃,2030年商用車要達到營收300億元。這對于廣汽日野而言意味著什么?未來如何才能實現目標?
“到2030年實現產值300億規模,如果按照現在行業規模,廣汽日野就是要進入新能源商用車陣營TOP5。”對于未來規劃,張志勇坦言,但這并非天馬行空,而是有著堅實的技術支撐和產業基礎。
按照規劃,廣汽集團商用車將以“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的思路,逐步覆蓋商用車全系列產品。2025年,廣汽日野將正式量產第一代、純電平臺的旗艦產品;未來,廣汽日野通過持續加大研發力度,陸續推出涵蓋純電和氫能等動力形式的重卡和輕商產品,并持續對平臺進行迭代升級。
張志勇介紹,由廣汽研究院、廣汽日野、第三方開發團隊組成的新能源團隊,通過乘商協同的開發模式,正在開發全新產品,既能發揮廣汽集團新能源技術優勢,又能貼合市場和用戶,快速、高效應對需求。
“具體地說,廣汽研究院團隊負責核心三電、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技術開發,廣汽日野研發團隊負責具體客戶場景、客戶需求的定義和企劃,同時第三方獨立研發公司進行補充支撐。”張志勇表示,未來新產品,是充分結合了廣汽集團在核心三電、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產業鏈的資源和技術基礎,以及廣汽日野在整車集成、熱管理、E/E架構、控制器研發等方面優勢。
“創業新平臺”
“有員工反饋,都沒有領到工資,就讓我交上百萬,這是不是騙子公司。”在采訪中,張志勇談及機制體制改革時,自我打趣道。
今年1月,廣汽集團發布公告,廣汽日野實施股權改革,引入了員工持股,由廣汽集團、日野汽車以及員工持股平臺廣州氫云新能源科技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持股89.72%、4.83%、5.45%,并且三方股東按新股比共同增資近7億元,助力廣汽日野向新能源轉型。
“傳統合資模式,會出現決策時間過長,前面聽得到炮聲的人做不了決斷,任何事情都要前期收集,運送到海外判斷研發,然后再回到國內市場,這跟國內快速發展極不吻合。”張志勇表示,如今,廣汽日野就是一個創業平臺,讓所有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大家都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在實業基礎上,廣汽日野會按照資本運作需要,讓更多社會資本來加入新的事業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