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裝了一臺英特爾Ultra 265K+Z890的新機子用來跑生產力,身邊一位朋友用了之后,發現新一代架構的優勢還是挺明顯的。正好最近她想換新筆記本,看了一下,Ultra 200S(二代Ultra系列)的筆記本已經上市了。最終挑中了華碩破曉6 Pro,我來幫忙驗機開箱。
作為一款輕薄辦公本,接口相比臺式機或者游戲本,在數量上是會少一些的,但是質量可以彌補這一點。新的Ultra系列處理器直接集成了雷電4通道,所以華碩破曉6 Pro左側的2個Type-C都是全功能雷電4接口,其中一個更是集成了充電功能。
機身兩側還各提供了1個USB3.2 10Gbps的USB-A口,右上角是防盜鎖孔,左側還有一個HDMI2.1,以及3.5mm耳麥接口。
所以這樣的擴展性就很靈活,雷電4直接Type-C一線通接六維鯊的便攜屏,HDMI還可以再接臺式顯示器,三屏辦公效率非常高。相較于我工作室的重型使用場景,新架構筆記本輕盈靈活得多,對妹子或者移動辦公用戶更為友好。
說到輕盈,整臺筆記本官方標稱1.27kg,算是超級輕巧的了。我這樣的漢子單手提起毫不費力,就算是妹子背出去也很輕松。
而如果說起輕薄本,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就是續航不可兼得,但實際上科技進步解決的不就是這些難題么。搭載Ultra 5 228V的華碩破曉6 Pro在PCMARK10的續航測試中,可以輕松達到20小時以上的成績。
既然軟件開起來了,咱們就先看一遍跑分。PCMARK10標準測試當中,華碩破曉6 Pro常用基本功能得分8899,生產力得分7549,數位內容創作得分8885,總分6036,不但日常辦公多開綽綽有余,修圖剪視頻都能輕松扛住。
CINEBENCH R23跑分當中,多核得分10001分,單核得分1769分,性能表現十分強勁。
CPU-Z跑分當中,Ultra 5 228V單核得分715.9分,多核得分4515.5分,新架構處理器性能不俗,最關鍵的是發熱和功耗進一步降低,能效比十分突出。
其他硬件表現上,內存帶寬測試,估計是由于架構太新,板載32GB的LPDDR5X 8533MT/s內存被識別成DDR4,不過數據表現擺在那里,83.11MB/s的讀取帶寬,高達108.86GB/s和104.55GB/s的寫入/拷貝帶寬,88.0ns的延遲,已經非常爆炸。
硬盤方面,華碩破曉6 Pro搭載的是西部數據的SN5000S PCIe4.0固態硬盤,讀寫速度可以達到6383MB/s和5716MB/s,并且提供了額外的第二個M.2插槽供用戶擴展存儲空間。
新架構在生產力方面也有全面提升,其中我用得最多的便是視頻編解碼,對于剪視頻的小姐姐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Ultra 5 228V集成了第二代Xe核心的銳炫130V核顯,全面支持H264/H265/AV1等編碼格式的硬件編解碼加速。這里我用自己錄制的視頻源硬壓AV1編碼,可以達到312.7幀的速度,生產效率比相當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