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巨額虧損的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權,以超過13億元的價格,溢價近9倍,轉讓給控股股東,利潤承壓的廣汽集團,正在甩賣“家產”改善利潤表。
12月3日晚,廣汽集團(601238.SH)12月3日而案件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擬以約13.31億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汽工業集團”)出售持有的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下稱巨灣技研)18.82%股權。若交易完成,將增厚公司當年凈利潤約22.6億元。
巨灣技研的經營也不景氣。從2023年初至今,該公司利潤總額累計虧損已近10億元,凈資產僅剩下7.13億元。但此次交易的評估價高達70.7億元,評估增值率近9倍。而這已不是廣汽集團第一次向控股股東出售旗下資產。今年初,廣汽工業集團就曾以2.7億元的對價,收購廣汽集團持有的879.72萬股如祺出行股份。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廣汽集團出售資產可能與業績有關。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凈利潤僅為1.2億元,同比下降97.34%。而年內兩次向控股股東兩次出售虧損資產,將使今年凈利潤增加超過30億元。
增值近9倍出售虧損資產
12月3日,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廣汽集團、廣汽資本有限公司(下稱“廣汽資本”)按評估價,將巨灣技研15.82%、3%的股權,轉讓給廣汽工業集團。以11.18億元和2.1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廣汽工業集團。
如交易完成,廣汽工業集團在巨灣技研的持股比例將上升至18.82%,成為第二大股東。廣汽集團則不再直接持有巨灣技研股權,但仍通過廣汽資本間接持股15.6%。12月20日,廣汽集團將召開股東大會,對此進行表決。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巨灣技研成立于2020年9月,由裴鋒、黃向東、廣州巨灣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廣汽集團和廣汽資本投資設立,是廣汽集團首家內部孵化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企業,專注于XFC極速動力電池和新一代突破性儲能器及其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相較于賬面資產,巨灣技研評估增價增值高達近九成。根據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采用收益法評估,截至9月30日,巨灣技研股東權益賬面值為7.13億元,評估值為70.70億元,評估增值為63.57億元,增值率高達891.83%。
近兩年,巨灣技研業績大額虧損。公告顯示,2023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3.26億元,利潤總額虧損5.33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僅為1.65億元,利潤總額虧損4.49億元。短短近兩年時間,該公司累計虧損額已經接近10億元。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公告)
控股股東高溢價接盤
此次交易的接盤方廣汽工業集團,是廣汽集團的控股股東。截至9月30日,廣汽工業集團持有廣汽集團約53.16%的股份。
廣汽工業集團今年多次“接盤”廣汽集團虧損資產。1月12日,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中隆投資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Chenqi Technology Limited(下稱“如祺出行”)879.72萬股轉讓給廣汽工業集團,轉讓對價約為2.7億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如祺出行凈資產為-13.27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超5.7億元。
頻繁“接盤”背后,廣汽工業集團自身經營也存在困難。披露顯示, 見年年前三季度,廣汽工業集團的營業收入752.06億元,利潤總額虧損23.61億元。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控股股東收購虧損資產,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提振廣汽集團的利潤水平。近年來由于車企內卷價格戰、新能源車企崛起,燃油車的利潤被極限“打薄”,產銷量也不斷下滑。
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740.40億元,同比下降24.18%;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下降97.34%;扣非凈利潤為-18.7億元,同比下降146.49%。若扣除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12.48億元,該公司前三季度已經大幅虧損。
廣汽集團毛利率水平也落后于行業競爭對手。Choice數據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銷售毛利率為6.13%。同期,賽力斯、比亞迪、長城汽車的毛利率分別為25.23%、20.77%、20.76%。
廣汽集團在財報中解釋稱,三季度扣非凈利潤下滑,主要是汽車銷量同比下滑、盈利下降,合營企業優化冗余產能一次性開支,匯率變動引起匯兌損失增加等因素所致。
產銷數據也可從側面印證這一情況。10月產銷快報顯示,今年10月,廣汽集團銷量為185785輛,同比下滑17.23%;前10月累計銷量為1520835輛,同比下滑24.66%。其中,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等主力品牌銷量均大幅下滑,分別同比下滑29.6%、23.31%、6.54%、32.51%。
出清虧損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廣汽集團的利潤壓力。根據最新公告,以資產評估轉讓價格估算,廣汽集團此次股權轉讓預計將使年度凈利潤增加約12.8億元,連同會計核算方式調整,預計公司2024年合并報表凈利潤將增加約22.6億元。年初,廣汽集團轉讓如祺出行部分股份,預計對2024年合并報表凈利潤增加約8.87億元。如以此測算,控股股東兩次出手收購資產,使廣汽集團2024年凈利潤增加了30億元以上。
廣汽集團在公告中也解釋稱,轉讓巨灣技研股權,短期內可以實現部分股權轉讓的較好收益,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股價加速波動
廣汽集團能否憑借此次資產出售破局凈利潤走低困境?
財報顯示, 2021年至2023年,廣汽集團凈利潤分別為73.35億元、80.64億元、44.29億元,同比變動22.95%、9.94%、-45.08%。
考慮到三季度凈利潤僅為1.2億元,加上此次出售資產鎖產生的凈利潤22.6億元之后,廣汽集團今年全年的業績,與2023年44億元的凈利潤規模,仍有20.2億元左右的“缺口”。而單靠四季度,完成全年業績的壓力較大。因此,該公司凈利潤恢復到2021年、2022年同等的水平難度更大。
而資本市場的反應也并不樂觀。上述股權轉讓消息釋放后,廣汽集團4日終止兩連板漲勢,截至收盤,該股下跌5.61%至10.09元/股。
市場將其業績增長的希望放在與華為的合作上。11月30日,廣汽集團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正式簽署智能汽車戰略合作深化協議。廣汽集團將在現有傳祺、埃安和昊鉑品牌基礎上,推出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
廣汽集團在昨日的一份公告中稱,該合作對公司經營業績等的影響取決于各具體合作領域的推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