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蔚來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布,各大新勢力們的經營數據也隨之出爐,其中營收和交付量等關鍵數據,成為了衡量車企表現的重要指標。本文將從銷量和營收利潤兩方面對新勢力車企的財報進行分析,并預測其全年銷量。下面,就請大家與圈哥一同了解一下各大新勢力第三季度的表現吧。
理想單車毛利驚人
首先,從營收角度來看,理想汽車以428.7億元的營收遙遙領先。蔚來汽車位列第二,營收為186.7億元。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和小米汽車則分別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營收分別為101億元、98.7億元和97億元,這基本與各自品牌市場份額吻合。
但值得一提的是,理想的毛利率和單車毛利都是最高的,平均一臺車有近6萬元毛利,是最會賺錢的新勢力。當然這是不統計研發、銷售等成本前的毛利,要知道蔚來這樣的車企,僅三季度研發投入就有33.2億元,毛利自然比不過理想。但持續的研發投入帶來的技術優勢,尤其是充換電補能體系,是任何新勢力都無法比擬的。所以營收和毛利含金量這塊,蔚來也許更高。
其次,從同比增長率來看,零跑汽車以74.3%的同比增長率位居榜首,顯示出其強勁的增長勢頭。小鵬汽車和小米汽車也分別實現了18.4%和17.1%的同比增長,表現不俗。尤其是小米汽車,僅憑一款車型,就達到了零跑、小鵬整個品牌的營收,足見其市場影響力之大。并且小米目前新推出的SU7 Ultra,雖然預售價高達80萬元以上,但斬獲近4000個訂單,足以說明雷軍乃至小米品牌在中高端市場的號召力非常強。后續小米汽車推出SUV后,銷量和營收應該可以做到輕松翻番。
理想數據暗藏隱患
從交付量上看,在2024年三季度新勢力車企的交付量呈現出多元化的增長態勢。理想汽車以15.3萬輛的交付量穩居榜首,同比增長45.4%,展現出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但理想的銷量增長主要來自理想L6,這也使其主銷車型均價來到25-30萬元間,可謂是以價換量。新勢力能穩住30萬元級的客單價并不容易,但面對問界等對手的競爭,以價換量實屬無奈之舉。所以理想后續想再殺回30萬元以上市場恐怕會比較困難,就像現在問界M9銷量完勝理想L9一樣,這絕對是一大隱患。
相反,目前零跑汽車緊隨其后,交付量達到8.6萬輛,同比增長率高達94.4%,顯示出其迅速崛起的市場地位。零跑的產品和營銷一向低調,許多產品都可以算得上理想“青春版”,但價格幾乎只要同級競品的一半,所以對剛需用戶來說,零跑確實是理想的“理想平替”。加之零跑汽車的出海業務相對領先,其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蔚來、小鵬、潛力巨大
以上銷量僅反映出三季度的情況,而事實是三季度末,蔚來和小鵬都上市了自家擔任走量任務的新產品,分別是蔚來樂道L60和小鵬MONA M03和小鵬P7+。樂道L60背靠蔚來的技術和補能體系,吸引了大量用戶,雖然蔚來并未公布具體訂單數量,但樂道總裁艾鐵成在廣州車展作出了2025年3月保月交付兩萬輛,做不到就下課的承諾,由此可見樂道L60的訂單必然已經超過了數萬個,而限制蔚來樂道銷量的主因也變成了“產能”。如果艾鐵成能如期保證交付,那么蔚來在2025年的銷量潛力將非常巨大。
小鵬也是同理,目前MONA M03供不應求,月交付量破萬已是常態,并且這還是產能受限的結果,訂單量更是遠大于交付量。剛上的小鵬P7+也是同樣供不應求的現狀,據圈哥在終端了解到,小鵬P7+目前沒有現車,定車周期在8-12周。當然小鵬汽車也表示,已開啟雙班生產模式,MONA M03月交付量將很快破2萬輛,小鵬P7+月交付量也將很快突破1萬輛。
總的來說,蔚來和小鵬在三季度末都推出了走量的車型,但都受制于產能沒有達到理想交付量,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相信他們很快都會為各自品牌帶來巨大的增量。
《車壹圈》觀點:綜上所述,2024年三季度新勢力汽車企業的利潤情況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理想汽車在營收和毛利率方面均表現出色,占據領先地位,但以價換量的方式有些隱患;零跑汽車雖然營收較低,但同比增長率最高,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而蔚來目前營收穩定,研發投入也保持領先,預期樂道L60也將帶來強勁的增量,繼續保持節奏即可;小鵬汽車則同樣頗具潛力,隨著MONA M03和P7+這兩款務實走量產品的上市,小鵬有望殺入新勢力前三甲。而小米汽車,單車殺入前五,未來小米SUV等新品上市后,將具備成為新勢力銷冠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