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消息,今日,理想汽車(02015.HK/LI.US)舉行2024廣州國際車展智能發布會,宣布全新一代智能駕駛技術架構——端到端+VLM技術再迎突破,將于11月底隨OTA 6.5版本車機系統向AD Max用戶推送,成為全球首個全量推送“車位到車位”智能駕駛的車企。
據介紹,理想汽車的“車位到車位”智駕正在推送給萬人內測用戶,并將逐步覆蓋理想全國門店的試駕車。該能力新增“車位到車位”智能駕駛、R-MAI后向誤加速抑制、R-AEB后向自動緊急制動、掌上車機等功能,能夠輕松應對狹窄小區道路、環島、掉頭或者復雜施工場景等。升級后的車輛將支持全國高速收費站ETC自主通行,自動將導航終點匹配至AVP代客泊車路線,實現全程無斷點的智能駕駛體驗。
廣州車展期間,理想L8第20萬輛完成用戶交付,由此,理想ONE、理想L9、理想L8、理想L7累計交付量均突破20萬輛。
理想汽車智駕環境建模研發負責人郎玉川告訴紅星資本局,理想汽車計劃在2030年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目前理想汽車的智能駕駛累計里程已經達到26.7億公里,較去年年底提升123%,年內將達到30億公里;主動安全累計避險次數超過360萬次;MPI(平均接管里程)相較于7月提升了3.5倍;云端算力達到6.83E Flops,年內將達到10E Flops。
郎玉川
“在過去的幾個月,共有10942名用戶在全國334城參與了我們的內測,測試里程達194.3萬公里。”郎玉川提到,NOA累計行駛里程排名前5的城市分別為北京、杭州、深圳、成都和上海。
7月底至9月底,理想汽車的世界模型更新了25個版本。理想汽車方面認為,模型性能會隨著訓練數據量的增大而提升,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將不斷提升訓練量,目標是達到一千萬個訓練數據,“這時MPI將達到100,也就是100公里接管一次”。
“理想汽車選擇的技術路線是一體式端到端,而很多友商選擇的是分段式端到端。”郎玉川表示,分段式端到端是階段性的技術路線,未來可能大家都會是一體式。
近期多家車企都推出了“車位到車位”能力。郎玉川向紅星資本局表示,這仍然是L2級自動輔助駕駛能力,“目前還沒有車企實現了L3,L2點幾級都是沒有意義的,仍然需要人為接管。”
“車位到車位”能力與通勤NOA有什么區別?郎玉川解釋道,通勤NOA是前兩年車企推出的功能,需要先驗信息,而“車位到車位”能力不需要。理想汽車已經通過OTA,將通勤NOA替換為“車位到車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