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將持續夯實‘人車家’AI全鏈路開發能力,并持續深度推進對AI智能體、多模態大模型場景化應用技術的探索和研究。”11月2日,以“全域融合煥新·智啟新城未來”為主題的北汽新能源人工智能科技日活動在京舉行。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建勇表示,AI對汽車產業將產生革命性的重塑,從產品形態轉變、商業模式創新,以至對未來交通模式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北汽將承擔起產業鏈創新中的引領責任。
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孔磊表示:“經過深厚的積累,北汽新能源正在進一步煥新。今后,我們將繼續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相信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和北汽新能源這樣的鏈長企業一起,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汽車城。”
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蘇國斌表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打造世界一流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重要內容。北汽新能源一直以來很好地發揮了鏈長的重要作用,強化了與產業鏈企業的協同合作,推動產業生態持續完善,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技術優勢+廣泛聯合,共謀AI之城建設
活動集合了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以及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研究院等科研機構。通過技術沙龍的形式,相關負責人深度溝通交流,助推北京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升級。
在主題分享中,小馬智行Robotaxi業務總經理張寧分享了無人駕駛出行的最新趨勢;萬集副總經理鮑永從推動車路云協同層面,闡述了人工智能的價值。
近年來,北汽集團制定了“1+N+AI”智能化戰略,即構建“1”個技術開發平臺、自研“N”個關鍵產品模塊、推進“AI”大模型賦能產品,聚焦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形成自研主導的艙·駕協同跨域融合產品,從“單點智能”走向“協同智能”,為用戶提供“第三空間+智慧出行”的智能化體驗。
實踐中,北汽新能源積累了深厚的大模型技術經驗,并融入智能駕駛創新中,著手開展基于國產算力芯片的城市熟路模式功能的自研開發,通過引入各類感知大模型,實現了直行過路口、有保護左轉、無保護右轉等功能場景。目前,這一新技術已經深度應用于亦莊的智能出行建設領域。
核心技術發力,讓智能普惠時代到來
活動中,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孫佳介紹了公司最新的科技成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展和計劃,以及如何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出行新空間的塑造。孫佳表示,北汽新能源自主研發并命名了一個百模匯創平臺,針對多垂域大模型,通過一套統一的接口協議,實現了去APP化,拓寬了信息源。
如今,北汽新能源在極狐考拉、極狐阿爾法T5和極狐阿爾法S5等車型上實現大模型的量產應用,并覆蓋了智能對話、用戶助手、百科問答等多個功能領域。在多模態大模型方面,北汽新能源與移動終端保持拉齊,并博采眾家之長,后續還將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AI幻彩視覺和AI心境空間進行推送,持續理解用戶,提升座艙體驗感。
在百模匯創的多模型融合能力基礎上,北汽新能源進一步延伸數據和算法的價值,尤其是在安全領域。以電池安全為例,北汽新能源積累了全行業累積里程最多、運行時間最長的電池數據。結合自研BMS,北汽新能源依托每臺車的控制單元和數據存量,建立了規模龐大的動力電池安全監控數據中心,給用戶穩定而持久的陪伴和守護,至今保持著0自燃的紀錄。
活動中,北汽新能源與小馬智行簽署L4無人駕駛車型開發技術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全無人商業化能力的Robotaxi量產車型為目標,共同推進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大規模落地。雙方將共同推進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運行持續發展。同時,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政策和政府產業政策的支持下,雙方在未來三年內將在北京打造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車隊,助推北京市成為國內甚至全球示范規模最大、運行面積最大、服務人群最多、服務里程最長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