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頭套、口罩、手套,再穿上密不透風的防塵服,換上防靜電的鞋子,戴上安全帽,再次洗手,烘干。
這是進入TCL華星印刷OLED產線的第一步。
去年12月,全球首條印刷OLED顯示屏生產線在TCL華星武漢工廠開始設備搬入,如今第5.5代印刷OLED顯示面板試產線開始試產。
10月,時代周報走進TCL華星這個占地萬余平方米的產線基地,產線內幾乎一塵不染,除自動運作的機器外鮮有工作人員。
TCL華星5.5代產線內部 ,企業(yè)供圖
TCL華星5.5代產線內部 ,企業(yè)供圖
TCL華星5.5代產線內部 ,企業(yè)供圖
據TCL華星印刷OLED中心的中心長曹蔚然博士介紹,目前,全球首條采用印刷OLED技術生產顯示屏的產線在TCL華星生產基地已經投入使用,首款應用于醫(yī)療設備的顯示屏已成功試產,計劃在2024年底前啟動量產。
TCL華星印刷OLED中心的中心長曹蔚然博士,企業(yè)供圖
在印刷OLED面板面世之前,量產OLED面板的生產技術主要包括三星的QD-OLED、LG的WOLED、和FMM-OLED。
此前韓廠主流技術是“蒸鍍式”技術,即在真空狀態(tài)下,將紅、綠、藍等發(fā)光材料汽化附著于基板上。
而TCL華星的印刷OLED技術,即通過噴墨打印技術,將紅、綠、藍三色光源的發(fā)光材料,精準地印刷到OLED顯示屏上,印刷式技術無需真空設備,故生產成本降低,另外基板的大小不受限制,亦有助 OLED 面板的高精細化、低成本化,以及大型化。
圖源:印刷OLED工藝,企業(yè)供圖
據曹博士介紹,印刷 OLED工藝流程更為簡便,無需昂貴的真空蒸鍍機臺及高精度金屬掩膜版,通過噴墨打印技術控制的精確噴墨,目前TCL華星印刷OLED對光電材料的利用率超過90%,其他一般技術對材料的利用率僅為30%左右,這意味著印刷 OLED不僅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還使得產品能夠擁有更高的像素密度(PPI)和更長的使用壽命。
不過據時代周報記者觀察,目前在TCL華星產線試產的印刷工藝流程仍保留蒸鍍工藝。
對此,曹蔚然博士解釋說,OLED顯示屏大致由六到七層結構組成,目前,靠近負電極的那層有機材料仍使用真空熱蒸鍍方法成膜。不過,TCL華星正在開發(fā)一種印刷成膜工藝,未來希望實現有機層的全打印制程。
目前,OLED技術已經在智能手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后續(xù)TCL華星表示印刷OLED技術推廣重心主要集中在中尺寸顯示領域。
據了解,TCL華星一開始的目標是在電視領域,主要是剛開始印刷OLED的分辨率沒有做到那么高,但后來TCL華星發(fā)現在電視領域,Mini LED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所以TCL華星就決定往顯示器和筆記本的方向走。
這也是TCL華星準備量產時間比較長的原因。據曹博士介紹,做電視屏幕對TCL華星來說,相對挑戰(zhàn)稍微小一點,因為電視是室內環(huán)境固定地點的應用,分辨率要求也沒有那么高,只是面積大。但是對于筆記本、Pad這種移動式的應用產品,技術要求會更高,所以技術要往下一版本的迭代,才能達到要求。
最終TCL華星選擇的第一款量產產品是醫(yī)療顯示屏,曹博士解釋選這類產品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規(guī)格比較高;第二個,它的量沒有那么大。目前TCL華星處于試產階段,跑不了消費類的屏幕,因為這類屏幕數量要求是比較大的。
此前也有消息稱TCL華星計劃在明年增加OLED面板的產量,并可能就是否將噴墨打印技術應用于第8.5代(尺寸為2200×2500mm)OLED面板——即t8項目。
不過在今年5月,TCL科技(000100.SZ)就公告稱,目前無新建8代或8.6代OLED產線的投資計劃。
在此次的交流中,TCL華星方面并沒有透露t8產線相關信息。不過曹博士認為,印刷OLED往大世代走的話,反而挑戰(zhàn)會比其他幾種OLED技術小一點。因為第一,印刷OLED不是真空制程,所以不需要去營造很大的真空環(huán)境;第二,如果是小的世代線,只要放一個打印頭;如果尺寸大了后,不斷地往上加打印頭就好了,所以我們的小打印機和大打印機的區(qū)別,就是打印頭數量的多少。
從去年四季度開始TCL科技的OLED業(yè)務一路放量增長,2024 H1 TCL科技的柔性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已達到3900萬片,同比增長180%,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三,OLED業(yè)務也正成為推動其收入增長和產品結構改善的重要動力。
數據顯示TCL科技半導體顯示業(yè)務于上半年實現營業(yè)收入498.77億元,同比增長40.39%,凈利潤26.96億元,同比改善61.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