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正式落下帷幕。來自亞洲34個國家的1270多名運動健兒為世界再度呈現了一場頂級冰雪盛會。而在賽事運維的“第二戰場”,聯想憑借全棧AI的產品、方案和服務硬核布局再一次創造“零故障”護航紀錄,圓滿守護了華夏大地的冰雪華章。
本屆亞冬會,聯想以超過2000臺AI終端、AI基礎設施以及全生命周期AI方案與服務全棧AI“軍團”,支撐了從賽場籌備到賽事結束的全部運營。極寒環境中“零故障”的完美護航,為亞洲托起一場“智能、綠色、人文”亞冬,再度刷新世界對中國科技企業及技術實力的認知。
“零故障”已經成為聯想在大型國際賽事運維領域的“金字招牌”。早在2006年,聯想就為都靈冬奧會提供了全面技術與服務支持,此外還陸續支持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及2023年成都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等重要國際盛會和大型賽事,連續19年保持著賽事運維“零故障”的耀眼成績。
硬核“技防”打造智能亞冬,全棧AI護航零故障冰雪盛會
作為亞冬會史上規模空前的體育盛會,哈爾濱亞冬會在承載著全球期待的同時,也面臨著重重考驗:從運動員矯健身姿掠過冰面的0.01秒,到場館內數萬觀眾同步歡呼的聲浪;從零下30攝氏度極寒環境下的設備穩定運行,到跨國賽事數據的毫秒級傳輸——哈爾濱亞冬會的每個細節,都在考驗著科技護航的極限。
“現有場館多是基于20多年前的舊館改造。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在現有的環境基礎上,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方案服務去保障整個體育賽事,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問題。” 聯想中國方案服務業務群文體賽事項目部總經理王磊在采訪中說到,聯想通過提供全棧AI的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讓科技滲透到賽事的毛細血管,為賽事全方位保駕護航。
首先,在AI終端方面,聯想拯救者、聯想ThinkPad、聯想昭陽、聯想ThinkCentre等PC產品等超過2000臺智能終端,遍布賽事現場每個角落,覆蓋數據采集、傳輸等諸多運營場景。其中,聯想AI PC支撐了整個亞冬會的多個賽事專用系統。例如實時、智能的評論員系統(CS),這一系統可以基于AI PC提供信息查詢,評論稿的發布、歷史數據的查詢,從而幫助評論員更加專業和高效地進行賽場評論、轉播等工作。
此外,聯想AI PC的賽事信息發布系統遍布于所有競賽和非競賽場館,系統可以提供運動員抵離信息、市內交通情況、比賽賽程等關鍵信息,發布時間遠快于大眾媒體。“以前都是依賴人工手動信息錄入再進行發布,中間會有延遲。現在基于穩定運行于聯想AI PC的賽事信息發布系統,大家可以更方便快捷的第一時間拿到準確的一手材料。”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ABC館運維資深專家李揚說到。
其次,聯想還提供了全場景的AI基礎設施支持,為賽事運行提供技術保障。針對賽事重要的海量視頻存儲需求,聯想提供的超融合解決方案在融合虛擬化和分布式存儲技術的基礎上,融入快照備份、數據去重、數據壓縮以及緩存加速等多重元素,實現了數據的三地存儲,能夠保障業務在瞬間完成切換。海量、高質的視頻畫面被源源不斷地記錄下來并得到安全存儲。
此外,在AI解決方案及服務方面,聯想為亞冬會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賽事IT通用設備及設備技術運行保障方案和服務,更有100多名經驗豐富的駐場工程師全天候服務。“前期賽場的技術規劃、技術運維、空間設計、關鍵設備網絡需求分析、應用系統調試安裝和集成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聯想去實現的。”王磊表示。
據悉,賽場的每臺設備都預裝了聯想的自動運維檢測設備管理系統,工程師可以了解每一臺智能終端的運行效率,信息顆粒度精細到CPU占用空間、硬盤使用狀況以及整體信息安全狀況等等,每條信息都能實現技術智慧中心里的遠程技術監控。
靈活“人防”挑戰極端嚴寒,守護賽場每一瞬間
聯想全棧AI的產品和方案為亞冬會打造了“技防”的堅實底座。與此同時,在聚光燈看不見的更多角落,一群身披霜花的守護者也在披星戴月,用“人防”構筑起亞冬賽事的另一道屏障。
比賽現場,哈爾濱賽場平均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亞布力賽場所在的部分山區更是將近零下40度。極端低溫環境給賽事保障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了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聯想的工程師們經常需要在賽前三小時進行巡檢,在賽事的前一天,會給這些設備穿上“小衣服”,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部件,甚至會拆裝下來用書包背到山下,保證第二天上山,設備裝進去后能夠正常使用。
“如在打印機方面機械部件的原因,因為低溫可能不能正常運行。工程師就提前3小時進行加熱,使我們的設備能夠正常運行。每天天不亮我們就出發了。”高山滑雪賽事運維資深專家陳艷表示,“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聯想的電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正常運行”。
除了低溫挑戰,聯想工作人員還面臨著通勤方面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在亞布力雪上項目中,由于地形復雜、坡度大、地面結冰,設備的安全運輸成為一大挑戰,這一難題隨即催生出對應的“人防”解決方案:場館工程師們采用雪犁、雪車等多種方式運輸設備,極端情況下甚至需要“人拉肩扛”的方式,來保證設備的及時安裝。
“我們使用類似于螃蟹步的方式側著行走,緩慢地將設備往上抬。這么一節普通人爬上去可能只需要五六分鐘,但我們光運送一個電視的時間,就需要大概半小時到40分鐘”,亞布力雪上媒體中心運維工程師劉雪鴻介紹到。
在“技防”和“人防”的雙重防護下,賽事得以順利進行。“我們在這一次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出色完成了保障的工作,也得到了哈爾濱亞冬組委會以及國家體育總局的表彰。”王磊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