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這個關鍵字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表述,但用來形容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很難找到比它更合適的了。究其原因,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在 2024 重慶汽車論壇上,一句“中國汽車市場進入紅海時代”成功出圈、并被廣泛報道,讓普通消費者都對“增量放緩到存量市場”的行業現狀有所耳聞。紅海因海水像血一樣紅而得名,放在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一語雙關,是原因、也是激烈競爭后的結果……
從前不久雷克薩斯公布的全年數據看,中國市場全年銷量突破18萬輛,成為了賣得最好且唯一實現同比正增長的進口豪華品牌。在銷量負增長不再是個案,國內汽車市場不斷被花式唱衰的背景下,雷克薩斯的成績格外醒目。可能作為車主粉絲的各位也想知道,雷克薩斯是如何做到“網上沒贏過,現實沒輸過”的?
一、好產品不輕易創造需求
比“創造需求”更早被人們熟知的同意表述是“消費主義陷阱”,類似“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的說法,乃是最典型的開場。雷克薩斯恰恰與之相反,從豪華氛圍的營造到用料的考究,從舒適的調校到混動系統的進化,專注產品必要維度的精益求精,而改變卻總顯得“克制”,呈現出的效果正如《凌志范兒》此前新ES視頻的標題:改變剛剛好。
我們正處在一個算力大爆發的年代,汽車的科技屬性反復被強調,呈現出了一種喧賓奪主的勢頭。面對諸多品牌宣揚的高階駕駛輔助功能,《凌志范兒》北京的一位ES車主曾在一次交流中提到:解放駕駛者的“雙腳、雙手、雙眼”是L3級別駕駛輔助的典型特征,而L3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都沒有準入市場,只能在限定區域內測試運營,現在開始研發沒毛病,但作為產品賣點,需要車主來背負成本,甚至是讓車主“眾測”著實是倒反天罡。
說回雷克薩斯,它采用的LSS+智能安全系統在2015年就已搭載當年的ES車型,之后逐步成為全品牌車型的標配。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長時間算法的積累,才能在硬件算力的加持下迎來爆發。
二、增換購還買雷克薩斯
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兩個數據引人深思,一是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過50%,二是有車家庭增換購的比例占到了新車銷售的40%,前者是對本文標題“逆風而上”最好的襯托,后者則讓一條銷量轉化的“暗線”浮出了水面。
在《凌志范兒》車主的調查問卷中,有接近17%的人買過第二臺雷克薩斯,也就是大概6位車主里面就有1個“還買雷克薩斯”了,更有甚者,廣州車展到現場的《凌志范兒》車友韓先生,現有3臺雷克薩斯,他去車展的目標是新ES。由此繼續延展,被車主們潛移默化影響的親朋好友,最終購買雷克薩斯的數量,想必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而要說原因,大家的反饋集中在產品可靠、穩定,以及包括免費保養在內等服務到位等方面。這其實可以歸結于“習慣”,要知道100多年前的“真·斜杠青年”尼采就提出過:習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客觀層面,雷克薩斯是各國質量穩定相關排行榜三甲的常客,2024年度更是蟬聯了J.D. Power 2024美國汽車可靠性研究報告的第一。主觀上,雷克薩斯上幾乎沒有小毛病、開著放心等評價,在《凌志范兒》車主中間比比皆是。而且這其中還包括不少上文提到的像韓先生這種,家里的雷克薩斯已使用多年的,甚至是廣州車展外場的情懷車展上,2003年的LS430是車主自己開著來的,對比之下,很多其它品牌老車都是坐拖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