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國產車都這么強了,軒逸朗逸的銷量還是這么堅挺?
按照6月份的銷量數據來看,不論車型,不分能源形式,不分級別的銷量前五之中,新能源占了三款,特斯拉MODEL Y奪下銷量第一,單月銷量達到了4.1萬臺,比亞迪海鷗緊隨其后,單月銷量是3.5萬臺。
而第三和第四名值得一說,它們是兩款燃油車,分別是軒逸和朗逸,它們的月銷量在2.5萬和2.4萬臺,合計能夠取得大約5萬輛的月銷量。
那么問題來了,國產新能源汽車都這么強了,最近這兩年,國產插混車型,從油電同價,到電比油低,售價已經接近甚至低于合資燃油車了,為什么軒逸和朗逸的銷量還是那么好?為什么國人還是很熱衷于買這兩款車呢?
說實話,這個問題不僅很多人不解,我之前也不理解,但是經過我的觀察,以及對線下朗逸軒逸車主的采訪,我大概懂了,他們為什么這么喜歡這兩款車了。
如果從性能,從配置,從油耗,從性價比來說,軒逸和朗逸確實比不上國產新能源車型。
比加速,軒逸朗逸主銷的都是低配,零百加速要13秒,而國產插混這個級別的基本都是8秒左右,性能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比油耗,軒逸朗逸算省油了吧,但是市區開怎么也得七八個油吧,高速怎么也得五六個油吧,一遇上堵車得10個油以上吧?那像秦L,市區開三四個油,高速開四五個油,沒夸張吧,這輛合資車最引以為傲的優勢都不如國產新能源車型,更何況插混車型還能充電。
比配置,這兩車更沒法比了,低配連個倒車影像都沒有,給你整個收音機就不錯了,什么導航、主動剎車、座椅加熱通風更別提了。全是拿個手機支架放在駕駛位,導航全靠手機。
但是在購買軒逸朗逸的這些人群眼里,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這些優點,全變成了缺點。
你說國產插混油耗低,他們說一年省不了多少油,軒逸朗逸也很省油,你說國產插混能充電,他們說沒有充電樁,整個電池過幾年就要壞,換電池要好幾萬。
你說國產插混加速快,他們說要那么強的動力干啥?我市區就開60以下,高速就開90,這個時速最省油,8秒的加速還是13秒的加速,對我有什么意義嗎?
你說國產插混配置高?他們說配置高故障率就高,容易壞,后期成本高,還是軒逸朗逸這種好,配置低不愛壞,我有個手機支架就夠了,聽歌用藍牙,導航用手機。
你說國產插混現在價格便宜?他們說軒逸朗逸更便宜,現在優惠大,不到8萬就能落地,合資車有面子,大眾日產車標,比國產車標有面子。
你仔細觀察一下,現在身邊還買軒逸朗逸的那些人,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這種想法?這些人一般年齡都在35歲以上,思想相對保守,對于國產新能源汽車接受度不高,他們這樣的思想,傾向于買軒逸朗逸一點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