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動力)的產品展廳,一幅幅智能制造與具身智能深度融合的畫卷徐徐展開。
從六維力傳感器到工業級3D相機,從智能巡檢機器人到復合機器人通用平臺……在這里,工業機器人不再是簡單的執行工具,而是具備了感知、學習與決策能力的智能體。它們能夠根據生產環境的變化,自主調整作業參數,實現高效、精準地生產作業。
精度高達毫米,產品小巧功能強大
“這款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機器視覺3D產品,別看它們體積小巧,功能卻十分強大。”在展廳里,中原動力相關負責人指著一排小巧精致的產品說道。
據介紹,此類產品搭載了OD-Vision拖拽式機器視覺軟件,采用完全圖形化界面,無需編寫代碼,簡單易用。軟件內置了2D、3D、深度學習等算法模塊,具備點云預處理、定位識別、機器人軌跡規劃等全流程功能,能夠穩定識別散亂放置的物體,滿足各類復雜場景生產要求。
激光3D相機
以其中一款DDL-D3000產品為例,該產品工作距離在1.2m至3.5m之間,能夠精準捕捉130萬像素的圖像,掃描時間不到3秒,測量精度高達3mm@3m(測量距離為3m時,測量誤差不超過3mm)。無論是工件上下料、拆碼垛,還是視覺引導定位/裝配,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
而在展廳另一側,由中原動力自主研發的上下料復合機器人正靈活地穿行在兩道模擬工序之間,將不同形狀和尺寸的零部件,精準地放置在指定位置。
“這款復合機器人通用平臺結合了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傳感器融合等多種先進技術,具備自主導航、物體識別和抓取、柔性部署等功能。其模塊化結構設計,也使得機器人可以快速更換末端執行器,針對不同應用場景迅速調整和部署。”中原動力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此外,這款復合機器人采用了新一代定位算法,靜態場景定位精度可達5mm以內,保證了作業質量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同時,機器人還配備了一體化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獲取并反饋機器人狀態信息,包括位置、速度、電量、故障報警等,便于遠程管理和維護。
“通過這款復合機器人,客戶可以實現生產線的24小時不間斷作業,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相關負責人還表示。
據了解,復合機器人是一種集成移動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兩項功能為一身的新型機器人。它結合了移動機器人的行走功能和工業機器人的抓取功能,更符合人們想象中“腦、眼、手、腳”融合的機器人終極形態。
而中原動力自研復合機器人不僅具備傳統工業機器人的高精度和高效率,還具備移動機器人的靈活性和自主性,能夠在各種復雜環境中完成多樣化任務。
跨界多領域,展現廣泛應用潛力
憑借其強大的功能和靈活性,中原動力復合機器人已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在生物制藥領域,傳統的發酵罐檢測工作強度大、效率低,且依賴人工操作。為此,中原動力研發出發酵罐檢測復合機器人,僅通過一臺復合機器人即可實現車間10個發酵罐24小時檢測的無人化以及數據的在線化、實時化。這不僅為客戶節省了人力成本,還實現了數據實時共享,有效提高了檢測效率。
在光伏領域,單晶硅反應爐是一種專門用于生產單晶硅材料的高科技設備。國內某大型光伏企業的生產車間對單晶硅反應爐的檢測需求巨大,傳統人工檢測速度較慢,且對于微小缺陷或快速變化的數據無法做到實時準確捕捉。
復合機器人
而中原動力提供的智能檢測復合機器人,采用協作機械臂搭載工業相機,實現待測點數據采集,通過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完成多個點位的智能檢測與異常報警。這種智能化的檢測方式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和準確性,為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智慧農業領域,中原動力復合機器人同樣展現出了非凡的實力。
據了解,中原動力主導的數智化農業采摘項目,采用先進的機器視覺系統,配合靈活的協作機械臂,能夠準確識別草莓并柔性采摘。這種智能化的采摘方式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還為實現智慧農業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此外,中原動力自主研發的上下料復合機器人,采用高精度傳感器和靈活機械臂,實現材料的快速精準抓取與放置。
“在CNC機床自動化上下料中,復合機器人能夠在生產線上自主導航移動至不同的CNC機床旁,通過其協作機械臂精準抓取工件,放置在機床的工作臺上進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再次抓取工件并轉移到下一個工位。這種高效自動化作業方式大幅縮短了換料時間,降低了人工誤操作風險,提升了作業安全性。”中原動力相關負責人表示。
加快技術革新,在紅海中尋找藍海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未來制造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途徑。
在河南省發布的28個省級重點產業鏈名單中,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產業鏈位列其中,體現了河南省發展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的決心。
而在智能化、自動化的浪潮中,中原動力打造的復合機器人通用平臺,正是對傳統生產模式的革新,以及對“智”造未來的深刻探索。
成立于2019年12月的中原動力,是一家由豫籍頂尖科學家及博士團組成的現代化科技公司,公司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生產銷售為一體,旗下多款機器人、關節模組及數字孿生技術可為公共服務和智能制造兩大領域提供靈活多樣的解決方案。
“河南應充分利用現有優勢,積極推進智能制造與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努力構建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助力全省乃至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原動力聯合創始人兼CEO林杰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
林杰還建議,河南省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涵蓋具身智能整機產品、關鍵部組件及專用軟件等在內的重點產品線。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專注于特定領域的深度創新和技術突破。
同時,促進上下游企業之間緊密協作,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良性循環,構建一個健康有序且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系統。
智能巡防機器人
作為省內智能制造代表企業,中原動力在未來又有何戰略布局?
對此,林杰直言,目前機器人產業已經是一片紅海,競爭激烈且“內卷”不斷,而中原動力要做的,就是通過技術革新,不斷提升硬件端和軟件算法的研發能力,在紅海市場中尋找新的藍海。
“我們將繼續深耕智能制造領域,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智能制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同時,還將加強與用戶的溝通和合作,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痛點,為他們提供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林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