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量表現來看,國內豪華市場真的“天塌了”,長期統治第一梯隊的奔馳、寶馬和奧迪,今年前三季度的同比下滑均超過兩位數,面對智能化、電動化對于汽車工業發起的百年變革,BBA也有些頂不住了,甚至為了穩定份額,也不得不被動加入價格戰。
而另一邊,成立一周年的鴻蒙智行,恰好趕在這個時間點強勢崛起,不僅月銷量緊追BBA,更直接連續8個月平均成交價蟬聯國內Top 1,達到了37.9萬元,比第二名奔馳的平均成交價還要高7萬元。
可以說,華為的體系與技術賦能,在與國產車企的深度合作中,有史以來第一次攪亂了傳統豪華品牌的護城河,也徹底打破了后者斷崖式銷量領跑的局面。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實現了向高端化的再次躍升。既然價格很高,銷量又絲毫不落下風,鴻蒙智行量價起飛的密碼,到底在哪里?
四界完全體,首次攪亂豪華陣營
匯總四界不同車型的銷量成績,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在20萬-50萬的豪華市場核心區間,鴻蒙智行已經建立了扎實且完整的品牌+產品矩陣,并正在向百萬級超豪華區間滲透,更加恐怖的是,四界每推出一款,都實現了爆款的節奏。
具備價值里程碑的,當之無愧的是問界M9。上市12個月累計大定突破20萬輛,目前月銷超1.5萬輛的表現,連續成為不加任何定語的50萬級以上SUV銷冠。而此前,這個區間一直是海外豪華品牌把守的,國產車從未實現過突破,甚至從未真正涉足這一細分市場。而隨著問界M9的熱銷,國產旗艦SUV新車正在扎堆涌入,鴻蒙智行已經成為了沖擊真高端市場的領跑者,中國高端旗艦也由此逐步形成群體規模效應,集體向上突破。
而在競爭更為激烈的30萬級區間,問界新 M7 今年前11個月已交付19萬臺;智界R7上市 2 個月,大定超過 4.2 萬臺,11月也實現了月銷破萬,和同價位的奔馳GLC、寶馬X3等已經打的勢均力敵。近期剛上市的享界S9已成為40萬元以上純電轎車銷量第一;尊界S800發布48小時,預訂量達2108臺,超過了勞斯萊斯去年在國內的總銷量。
目前,鴻蒙智行旗下四個品牌,共計也只有6款量產車型,就已經把豪華陣營“攪合”的天翻地覆了,隨著后續不同品牌、定位,緊鑼密鼓的新車推出,不敢想象BBA的好日子是不是真的要到頭了?
技術賦能,智駕獨霸天下
相比銷量的直觀呈現,鴻蒙智行的熱銷,更具有顛覆性價值的是它用遠超同級的技術和產品體驗,打破了傳統豪華的溢價能力。HUAWEI ADS 3.0高階智駕、鴻蒙座艙等智能化壁壘,實現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競爭關系,這也是中國汽車企業第一次,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征服全球的正向結果。
杰蘭路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是問界 M9 提及率最高的購車原因,比列分別為67%和65%。
截至今年 11 月底,鴻蒙智行全系車型的智駕總里程已達到10億公里,相當于地球往返火星10次;智能泊車輔助使用7003萬次,平均一天解決19萬個泊車難題;累計避免可能的碰撞112.7萬次。無論是端到端+無圖技術,還是長期第三方實測成績包攬冠亞軍,華為的智駕技術,就是國內第一梯隊中的王牌。并且,體驗感受和使用頻率都遙遙領先。
而且,智能化技術鑄造的護城河,并不僅限于智駕。華為的技術賦能已經延伸到了動力、底盤、車燈等各個方面,像途靈底盤、HUAWEI xPixel智能車燈等,甚至還能和智駕系統進行聯動,實現整車智能化的加速升級。
鴻蒙智行通過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車控、智能全場景,六大核心技術深度賦能汽車行業,顛覆性的加速中國智能豪華品牌進入全球豪華品牌第一陣營。
開放互贏,獨特商業模式難復制
時至今日,再復盤華為以不造車跨界汽車行業,我們不得不感嘆這種布局的革命性和前瞻性。不僅真正賦能了開放、合作、共贏的互聯網思維,也踐行了幫助企業造好車,實現換道超車的中國智造宏大目標。
獨特性的首要方面,就是鴻蒙智行在中汽協建議車企謹慎采購美國芯片的大背景時代,華為始終堅持芯片、軟件、硬件、生態自研,將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帶來堅不可摧的技術護城河,實現智駕、智艙、底盤自主可控。先進技術是一切競爭力的前提條件,只要將核心技術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才能避免卡脖子限制,才能在全球市場暢通無阻。
另一方面,鴻蒙智行抓住了市場、車企和消費者對于智能化技術的迫切需要。就拿含“華”量最高的智選車模式來說,華為深度參與車企造車,從設計、研發到銷售,均擁有頗高的話語權,最終新車還會通過華為的零售渠道銷售,車企則主要負責生產和供應體系。
兩者各自專注擅長的領域,研發效率、成本自然要好上一大截。同時,華為旗艦產品研發、制造、測試全流程對質量和品質也是最好的背書,問界的新能源品牌質量第一也極具說服力。作為最初與華為合作的車企,賽力斯也受益良多,隨著問界的持續熱銷,其已成為了國內市值第三大車企,并率先扭虧為盈。
今年以來,中升集團為代表,原本經營 BBA 等傳統豪華汽車品牌的頭部經銷商,原地轉網銷售鴻蒙智行。相比德系豪華,資本驅動的經銷商反而更加相信鴻蒙智行,后續品牌對于線下渠道的覆蓋也將更加廣泛。不造車的華為,恰恰推動了智能汽車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升級,助力中國汽車品牌持續向上。
總結:從款款爆單到打破海外豪華品牌對于豪華陣營的統治,鴻蒙智行證明了華為跨界汽車行業的成功,獨特的不造車模式,也更具合作、共贏的現實價值觀,通過打造智能汽車的標桿技術與體驗,來助力我國汽車工業的集體向上質變。
當然,進入下半場淘汰賽,行業競爭會更加殘酷,智能化必將成為所有競爭的核心,軟件、算法、AI逐漸替代機械素質,而這些也恰恰是華為所擅長的,鴻蒙智行也成為了獨一份的成功案例。相信以2025年為新的開端,中國豪華汽車品牌,會迎來更加具有挑戰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