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很多新勢力車企公布銷量時,喜歡在前面加定語,什么“20-30萬純電SUV”、“中大型新能源轎跑”、“有三排座插混SUV”等五花八門。只要定語加得好,車企排名隨便搞。
如果去掉這些定語,所有新勢力品牌中的所有車型,2024年銷量最高的是問界新M7,今年截至12月22日, 新M7銷量已經達到19.21萬輛,這樣全年銷量很可能達到20萬輛。今年的交付量也突破了19萬輛,也就是說基本下訂很快就能提車,產能跟得上。
這可是成交均價近30萬的中大型SUV,一年賣20萬輛放在以前真的不敢想,如今這么火爆,問界新M7到底有何法寶?
不打價格戰,而是拉高價值
新能源大潮席卷的這兩三年,我聽到最多的詞就是“卷”,卷技術、卷價格、卷配置。這對于消費者本是好事,能用更低的價格享受更高級的產品。但無休止的卷價格往往適得其反。大部分新能源企業尤其新勢力品牌是虧損賣車,賣的越多虧的越多。之所以苦苦堅持,因為他們相信通過不斷創新、不斷融資可以活到盈利的那一天。
但并不是每家車企都那么幸運,威馬、高合、極越一個接一個倒下了,還有幾家也岌岌可危。卷價格讓車企倒閉,受傷害最大的還是消費者,辛苦幾年買了臺車,結果沒兩年倒閉了,找不到售后,甚至車機功能也用不了。
而鴻蒙智行的做法卻不同,不是去一味卷價格,而是提供更高的價值和體驗。同樣是30萬,問界新M7不管在空間、動力、舒適性還是智能化等各個方面,已經能甩BBA幾個豪華品牌同價位SUV幾條街了。
預算30萬左右買一臺SUV,主要為家庭使用,所以訴求很明確,就是空間、動力、舒適性、智能化這幾點。問界新M7作為長度超過5米的中大型SUV,提供五座以及六座可選擇,僅就這點已經沒什么直接的對手了,這個級別的插混SUV中也就理想L6、L7算是直接對手,而它們只有五座可以選擇。
問界新M7對于空間的利用以及舒適性設計方面不僅僅是多一個座椅那么簡單,六座車型有零重力座椅,五座車還有沙灘椅模式,配合上舒云座椅以及鴻蒙智能座艙,在車內空間以及功能體驗上,新M7幾乎做到了這個級別的極致。你坐進車內體驗幾分鐘,就會有種“這車雖然不便宜但值這個價”的感覺,這就是高價值和體驗帶來的優勢。
以往在傳統車企中,迭代更新總是緩慢的,以前都默認七年左右才大換代,因為汽車產業已經很成熟,老牌車企們掌握著核心技術,他們總喜歡緩慢擠牙膏,這樣受益最大。但問界完全不同,用手機競爭的打法,根據功能體驗不斷地迭代更新軟件,比如鴻蒙座艙完成了幾十次迭代升級,ADS在華為云上更是進行了近百次迭代,一年不到增加的算力比競品總算力還要多,這種迭代頻率是傳統車企根本做不到。
不僅是軟件,硬件也在快速更新。不到兩年的時間,從M7到新M7再到新M7 Ultra,經過兩次升級,不管是看得到的外觀、座椅、內飾,還是看不到的底盤懸掛、車身結構強度等都進行升級。
有人說,問界新M7的外觀設計不符合新能源車的設計風格。這款車定位就是家庭,而這個群體很可能已經不是第一次買車了,之前開燃油車的人,可能還會覺得新M7的設計挺符合自己審美。所以外觀設計見仁見智,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審美風格。
也有人說,問界新M7的熱銷是沾了之前華為Mate60 Pro的光,一款30萬級的汽車靠一款價格六七千的手機翻了身?你信么?有流量曝光加持,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強大的產品力靠誰也火不了。
將問界M9的配置塞到問界新M7里
華為Mate60 Pro手機可能給問界新M7帶來了流量曝光,但問界M9對于新M7則是帶來了相互受益。M9的出現對整個汽車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2024年1-11月,均價50萬以上車型銷量,問界M9占據了50%,上市十一個多月累計大定已經突破19萬,而當年如日中天的寶馬X5同期占比僅有M9的一半左右,M9真正將豪車拉下了馬。你不管從空間、智能、舒適性、操控哪個角度來衡量,M9都沒什么短板。M9的車主也幾乎沒有吐槽的,而是更喜歡和身邊人推薦,這就是高價值體驗最好的證明。
M9好是好,但是價格并不親民,均價50萬以上,并不是一般普通家庭能夠得到的。所以問界也敏銳地抓住了這個群體需求:那就將M7進行升級,將M9上面很多實用的功能體驗下放,一定程度上這就是小一號的M9,但價格只需要30萬左右,這樣就有了越級的體驗了。
果然這種做法十分奏效,大家最喜歡M9上面的六座、舒云座椅、ADS3.0智駕系統、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電吸門等等,在新M7 Ultra上全部可以擁有。也就是說,30萬左右,新M7就擁有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智能駕駛系統,同時可以和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配合,進行預瞄聯動,讓底盤懸掛根據不同的路況變得該軟時候軟該硬時候硬,大幅度提升慮震舒適性。很多人真的就沖這點下了單。
如果還覺得貴,還有價格更低的Pro版本可以選擇,這個版本雖然沒了激光雷達,依然可以實現全國高速城快路段NCA功能,以及城區可識別紅綠燈自動啟停的LCC+功能,另外其他舒適性配置也都有。不同配置的目標人群有著清晰的區分,這就是新M7最厲害的地方,讓每個版本都有認可的人群。
根據第三方的調查,問界新M7的用戶凈推薦值80.1%,也就說買了新M7這款車的人,大部分都會向身邊的親朋推薦,因為他們真的覺得好。
結尾:
現在自主車企新能源車確實強大了,但大部分還是集中在10-20萬級,30萬以上車型的整體份額還是被幾個國外豪華品牌占據著。只有占領高端市場才算是真正的強大。而問界的出現在沖擊國產高端化中,顯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十分奏效,不管是M9還是新M7都交出了滿意的成績。他們的成功,也給其他自主品牌車企一些啟示:無休止的卷價格并非良藥,得想著如何拉高產品本身的價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