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狼來了”?
據(jù)日經(jīng)中文網(wǎng)報道,豐田汽車決定在我們國內建設生產(chǎn)電動汽車(EV)的新工廠,將生產(chǎn)豐田旗下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
不過,該工廠生產(chǎn)的并不是雷克薩斯的燃油車,而是主要負責雷克薩斯的電動車型。
與之前的合資工廠不一樣,這次雷克薩斯在我們國內建一座100%獨資的外企工廠,就像特斯拉上海工廠一樣。
據(jù)知情者爆料,豐田汽車已經(jīng)在上海市內確定了一塊建廠用地,預計這座工廠建好之后,將在2027年投入運營,主要生產(chǎn)在國內市場銷售的雷克薩斯電動車。
對此,雷克薩斯中國官方表示:非官方消息,不予評論。而豐田汽車方面,截至目前還沒有回應。
其實,雷克薩斯要國產(chǎn)化,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最早的時候,雷克薩斯對于國產(chǎn)化制定了銷量要求,從年銷量3萬輛才國產(chǎn),到后面的年銷量5萬輛,再到之后的10萬輛才能國產(chǎn)等。
然后到2020年,雷克薩斯啟動了全球新工廠計劃,大家都以為新工廠會在我們國內,誰知道雷克薩斯卻是來了一句“你是個好人”,浪費了一汽集團的單方面熱情,轉頭就與印度牽手,建設新的全球工廠。
要知道,當年雷克薩斯在印度的年銷量僅為550輛,而在中國市場的年銷量則達到了22.5萬輛,還是唯一同比增長的市場。
到了2024年6月底,據(jù)彭博社報道,豐田中國正計劃推進雷克薩斯的國產(chǎn)化,目前正在與上海有關部門商談獨資設立雷克薩斯工廠,聚焦生產(chǎn)高端電動車,并且尋求與特斯拉類似的待遇,包括稅收減免、政策支持、土地授予,以及無須當?shù)睾腺Y伙伴即可直接運營的條件。
之后在2024年7月底,有媒體報道稱,雷克薩斯在中國獨立建廠的前提下,將率先實現(xiàn)全新UX混動版和一款全新純電車型的生產(chǎn)。新車在中國地區(qū)銷售的同時,將同步銷往日本等海外市場。
近兩年,尤其今年,關于雷克薩斯國產(chǎn)化的“緋聞”越來越頻繁,從側面反映出豐田和雷克薩斯正在積極尋求轉型電動化的破局之法,同時也說明雷克薩斯近兩年在市場上過得并不好。
數(shù)據(jù)顯示,雷克薩斯2023年在我們國內市場的總銷量為181411輛,同比增長3% ;2024年1-11月,雷克薩斯在國內的銷量為16.2萬輛,同比增長8.2%。
這么一看,雖然雷克薩斯的增長率比較低,但是咱們上面提到的“過得并不好”,貌似跟雷克薩斯沒有關系吧?
我知道大家很急,但是大家先別急,聽我把話說完。
以前在國內燃油車鼎盛時期,雷克薩斯的“加價”都不算潛規(guī)則了,銷量最火爆的時候,新車動輒加價幾萬,甚至是幾十萬,最高的莫過于雷克薩斯LM,加價額度最高達到80萬元。
以至于在坊間還流傳著“加價2萬已經(jīng)是我們雷克薩斯最大的優(yōu)惠”的段子,這足以看出雷克薩斯的火爆程度。
但是,由于國內電動化的加速,自主品牌開始不斷沖擊豪華市場,使得該市場的格局產(chǎn)生了巨變,讓外資豪華品牌感到危機感,以及陷入了轉型電動化陣痛,先是BBA動不動就有10萬+的降價幅度,并且有些純電動車的價格還被腰斬;二線豪華品牌更加艱難,此前還有傳聞稱14萬多就能買到凱迪拉克CT4。
在此背景下,雷克薩斯也是如此,困于轉型陣痛,盡管2023年在中國賣出了約為18.14萬輛,同比增長3%,但是通過以價換市的效果,旗下爆款車型ES從加價變?yōu)榱私祪r,最高降價幅度聽聞達7萬元。
至于雷克薩斯的新能源車型,在國內市場并沒有什么存在感,如果大家去搜索引擎查“雷克薩斯新能源”,搜索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有關降價優(yōu)惠的信息。
從高高在上的“加價”,到如今“放下身段”去降價,表明雷克薩斯急了呀,正好國內汽車市場從2022年1月1日起,取消了乘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允許同一家外資車企在國內建立更多的生產(chǎn)同類整車產(chǎn)品的合資企業(yè),以及有了特斯拉這個成功的例子,此次不國產(chǎn)化,更待何時?
不過,雷克薩斯可能忘記了,特斯拉能夠與上海牽手,可是簽了對賭條約,從2023年開始向上海每年納稅22.3億元人民幣,若是無法完成,那么必須歸還土地(2023年超額1億元完成納稅目標)。
特斯拉需要在五年內向上海工廠投入總計140億元人民幣,要在2029年實現(xiàn)零部件全面國產(chǎn)化;如今特斯拉的國產(chǎn)率已經(jīng)超過95%,在2029年前完成國產(chǎn)化是百分之一百沒有問題的。
另外,上海之所以敢對特斯拉開綠燈,是因為當年國內正是新能源高速發(fā)展時期,需要特斯拉這條“大鯰魚”,促進中國新能源車的進步,可以說其不僅改變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方向,還將中國新能源汽車提升了一個層級。
(圖片來源:胡潤百富)
同時,也正是有了特斯拉,促進了上海新能源產(chǎn)業(yè)鏈上下游的發(fā)展,使得當?shù)氐男履茉垂虜?shù)量在今年超過了深圳,擠上榜首。
那么,反觀雷克薩斯,它并不是以純電動車技術見長的品牌,不能反哺上海;同時信息工業(yè)技術落后,也就是智能化技術不出色等;除了“加價”光環(huán)之外,雷克薩斯并沒有能吸引上海的籌碼。
至于雷克薩斯為啥要在國內建廠,我們猜其原因有三點,第一是因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生產(chǎn)鏈非常完善,動力電池有寧德時代、弗迪電池、中創(chuàng)新航、蜂巢能源、欣旺達等,而日本只有一個松下,雷克薩斯的選擇變得豐富起來,有效降低成本。
第二是國內汽車智能化發(fā)達,雷克薩斯可選項很多,能提升車機系統(tǒng)的豐富度,以及智能輔助駕駛的水平。第三是國內人工成本低。
總的來講,雷克薩斯在中國建廠,就是摘下了特斯拉的“勝利果實”,享受完整、價格實惠的造車上下游產(chǎn)業(yè)鏈,不僅在電動化轉型得到提升,還能夠降低成本;換句話講,雷克薩斯想要造出具有競爭力的智能豪華純電動車,就離不開國內的新能源產(chǎn)業(yè)鏈。
從最近如此多的傳聞來看,雷克薩斯國產(chǎn)化的可能性已經(jīng)超過了百分之六十;如果真的如爆料者所說,雷克薩斯真的能在2027年投入運營,那么大家覺得到時候,雷克薩斯的純電動車在國內還有競爭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