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日漸成為行業新趨勢,傳統汽車廠商都受到了嚴重沖擊,不少老牌知名車廠銷量都處于下滑狀態。
據乘聯會最新公布5月份數據顯示,零售銷量前十的車企中,比亞迪在5月零售銷量為26.8萬輛,市場占比高達15.7%,再次穩坐銷量冠軍的寶座。一汽-大眾則以12.4萬輛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卻跌至7.3%。
事實上,在今年前五個月中,一汽-大眾銷量已經連續四個月出現下滑。具體來看,2月、3月、4月、5月,一汽-大眾的零售銷量分別下滑了16.2%、4.2%、15.6%和17.5%。盡管一汽-大眾銷量仍位居第二,但其地位已經岌岌可危。
誰能想到,作為曾經汽車界的佼佼者,現如今的一汽-大眾竟會陷入如此困境。
據界面報道稱,大眾內部其實也很焦慮,并發送了一則名為“突圍行動”的內部推送,“一汽-大眾正處于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轉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戰已經無路可走,唯有萬眾一心向死而生”。
盡管一汽-大眾官方否認了該消息,但其對現狀的危機感顯而易見。
那么,一汽-大眾為何會陷入如此境地?一汽-大眾的未來又應該何去何從?
一、銷量持續下滑,多地4S店關門跑路
在汽車界,除了豐田外,銷量排名第二的車企集團便是大眾汽車集團。
但與豐田不同,大眾汽車更依賴于中國市場。譬如2023年,大眾集團在全球終端累計銷量為924萬輛,其中,中國市場交付量為324萬輛,占比超過35%。在全國所有跨國車企中,大眾集團的占比位列第一。而豐田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比卻不到20%。因此,倘若失去中國市場,大眾汽車可能也將難以維系如今全球銷量第二的地位。
更令一汽-大眾焦慮的是,最近幾個月,多地4S店倒閉的消息屢屢傳出。
據大皖新聞報道稱,5月9日,多名車主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位于河南鶴壁的一汽-大眾4S店突然關門,車主們繳納還款保證金都沒有退還。
車主李先生稱,2022年時,他家在一汽-大眾4S店購買了大眾品牌車輛,同時繳納了4000元還款保證金,并承諾等還款結束就會退還。然而現如今,該大眾4S店突然關門退網,負責人也聯系不上,不知道保證金應該如何解決。
一汽-大眾客服回復稱,其4S店已于5月6日退網,但此前并未對外公布退網信息。早在今年3月,鶴壁一汽-大眾4S店就已傳出數十臺車無法獲取合格證的消息。當地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也證實,他們之前已接到其中一家4S店未繳納購置稅的投訴,這足以窺見當時店內經營已經出現困境的端倪。
無獨有偶,此前也有不少媒體報道稱,在江蘇宿遷、邳州、新沂等多地出現多家一汽-大眾4S店卷款跑路的情況。因此不少車輛的綠本抵押在銀行而無法贖回,導致多名車主新車始終無法上牌,車主們成為直接受害者。
事實上,最近幾年,受市場大環境影響,4S門店突然關停跑路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