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動車與燃油車究竟該如何選購?它們各自有哪些優缺點呢?
首先來談談新能源電動車,其優勢眾多,提速快、顏值高、空間大、內飾精。尤其是內飾,可謂相當出色。電動車上配備了諸多高新玩意兒,如大天窗、大連屏、激光雷達等。駕駛過電動車后,你會感覺非常暢爽。然而,電動車并非只有優點沒有缺點。若要購買電動車,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主要在城市內行駛,較少跑高速;一年至少跑三萬公里以上;家中需配備充電樁;所在城市及地區不是東北地區,不是極寒之地。在寒冷地區,首先城市內的代步電動車續航里程達成率偏低,跑高速風險大。尤其在冬天,加上高速時速 120 萬以上和開暖風,續航一千公里的電動車連四百公里都難以達成。而且跑高速時,充電樁是個大麻煩,近兩年因搶充電樁而打架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在城市里開電動車沒有焦慮,上高速后焦慮就多了。從公里數來說,若一年跑不到三萬公里,就是標準的省油不省錢。因為電動車不燒油,保險比燃油車貴一半,各方面花費都比燃油車高,維修也比燃油車貴,再加上沒有充電樁和續航里程達成率不高,能達到一半就算不錯了。仔細算算,綜合下來這車究竟是省錢還是不省錢?五百公里的電動車跑了二百五十公里,本來五毛多的電,卻充上了三塊的電,兩塊九多的電,保險又比別人貴一半,折價率也比別人高出許多。所以仔細算算,一年跑不到三萬公里,能否省錢還真不好說。很多人說買電動車就是為了省錢,到底能不能省,可得算好這筆賬。但如果跑的公里數多,那就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假如每天都在跑,比如是跑出租車的,一個月能跑兩三萬公里,一年能跑三十萬公里。那么電動車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營銷利潤,所以購買電動車需具備以上四個條件。
接著再聊聊傳統的燃油車,其優點眾多,缺點也很明顯。先說缺點,內飾外觀一般,各種配置也不如電動車豪華。沒有幾顆激光雷達,也不會說自己像保時捷小跑,或是自稱天下最好的電動車。燃油車的提速確實不如電動車那般爽快,駕駛質感也沒那么暢爽。然而,燃油車最適合普通工薪階層。首先,十萬八萬就能買一輛,如北京現代伊蘭特七萬多,大眾朗逸 79900,豐田雷凌落地八萬,日產軒逸六萬多,吉利帝豪五萬多,科魯澤五萬多。這些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穩定、可靠、耐用、省油、省心,開不壞。而且這些燃油車,價格便宜,還能帶你風花雪月,助你東山再起。跑長途無需顧慮續航焦慮,也無需總是操心充電。不論花多少錢買的燃油車,想去哪兒開著就能走。電動車就不一樣了,要是沒電了正好停在車庫,充電來不及,說不定就得死在路上。雖然這話不好聽,但這種事確實存在。
但若是開燃油車,隨便開到門口都是加油站。車就是給老百姓代步用的,就是為了服務人類。而現在很多人買車的思想已經偏離正軌,把車當成了炫耀的工具,講究提速幾秒、車有多豪華、買什么牌子有面子、牌面夠不夠等。其實車就是個代步工具而已,我們現在的認知和思想確實落后于西方國家。在西方,沒多少人為了追求面子去購買豪華車和新能源車,人家只買對的,不買貴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燃油車還有其他幾個優點:一是維修保養很便捷,隨便找個修理廠都能修;二是保險便宜,只買交強險和三者險,比電動車便宜一半;三是現在的燃油車并不費油,百公里五六七八升油,小排量的燃油車油耗很低。仔細算算,一年開一萬公里左右,和電動車做個橫向對比,會發現燃油車在綜合性能方面優于電動車,保值率更高,出行優勢更強。而且若一年跑的不超過三萬公里,必定比新能源電動車更省錢。
所以兄弟們,如果不追求高性能,只是普通家用,不要天窗、大連屏、激光雷達等面子上的東西,只要穩定、可靠、耐用,適合家用,大部分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不都這樣嗎?都是家用。如果有這些需求,就選擇燃油車。如果只是城市代步,一年跑三四萬公里、兩三萬公里甚至更多,家中有充電樁,不怎么跑長途,也不是寒冷地區或極寒地區,又非常喜愛新能源電動車的內飾、外觀和行車質感,那就可以購買新能源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