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消息顯示,特斯拉宣布:由于歐盟即將實施的關稅政策,預計從2024年7月1日起對中國制造并在歐盟銷售的Model 3汽車價格進行上調。
圖片源自時報財經圖庫
目前特斯拉德國官網在售的Model 3后輪驅動版售價為40990歐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32.1萬元人民幣),長續航版本為49990歐元(當前約39.2萬元人民幣),全輪驅動性能版為56990歐元(當前約44.7萬元人民幣)。作為參考,國內在售的特斯拉 Model 3為23.19萬元至33.59萬元。
回溯來看,6月12日,歐盟委員會披露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的臨時關稅水平。歐盟委員會表示,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對其他制造商將征收21%的關稅;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公告顯示,如無法與中方達成解決方案,加征關稅將于7月4日左右實施。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稱,歐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規則,無視中方多次強烈反對,不顧多個歐盟成員國政府、產業界的呼吁和勸阻,一意孤行,中方對此高度關切、強烈不滿,中國產業界對此深感失望、堅決反對。
12日下午,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這起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歐方以此為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產供鏈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
產業界反對聲音強烈。對于歐盟委員會擬對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性反補貼稅的措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堅決不能接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稱,希望歐盟委員會不要將當前產業發展必經的階段性整車貿易現象視為長遠的威脅,更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要避免損害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維護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我們希望歐盟汽車產業界理性思考、積極行動,共同維護當前雙方合理競爭、互利共贏的局面,共同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6月13日下午,上汽集團發布關于歐盟委員會反補貼稅決定的公開聲明。上汽集團表示,注意到了歐盟委員會近期發布的公告,擬對包括上汽集團在內的部分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在此,上汽集團對這一決定深表關切和遺憾。上汽集團對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深感失望,相關措施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甚至可能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的穩定和中歐經貿合作產生較大不利影響。未來,上汽集團將繼續與全球合作伙伴保持開放的溝通和合作。我們將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業措施,切實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全球客戶的利益。
吉利控股集團同日也發布關于歐盟委員會披露臨時反補貼稅率的聲明:歐盟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告,擬對包括吉利控股集團在內的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吉利控股對此表示非常失望。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征關稅將損害歐洲自身利益,同時也會阻礙中歐經貿的發展。吉利控股始終支持自由貿易,主張公平競爭,嚴格遵守世界各國法律法規,為全球用戶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過去近20年,吉利控股在歐洲進行了大量投資,提升了全產業鏈的創新能力,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我們呼吁歐盟委員會慎重考慮其決定,共同尋找促進公平競爭、營造良性發展環境的解決方案。
從二級市場看,近期走勢較弱的港股汽車和零部件板塊今日呈現領漲態勢,不少個股漲勢明顯。其中比亞迪股份大漲5.82%、恒大汽車漲近3%、零跑汽車漲2.66%、理想汽車、吉利汽車以及蔚來等漲超1%。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認為,歐盟加征關稅事件此前已有一定預期,短期看對行業情緒影響大于基本面實質影響,隨著利空落地,若板塊出現調整,建議積極關注行業具備業績確定性的頭部公司。
“在歐洲各國積極引進中國車企的背景下,比亞迪已著手興建匈牙利工廠并規劃3年內投產,零跑汽車也將利用合作伙伴Stellantis集團的現有產能在歐洲生產汽車,中國車企正開啟歐洲建廠模式節省運費和潛在關稅。電動化趨勢不可逆轉,依托國內完善的新能源產業鏈和卓越的技術積累,中國新能源車產品力和價格在加征關稅背景下仍有優勢。”該研報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