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新能源汽車“退役”電池如何回收嗎?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發展,不僅在國內快速發展,更遠銷海外。銷量不斷增長,電池報廢量也不小。《中國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預計到2025年,報廢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接近80萬噸。
在上海老港工業園區,國內首條自主研發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車拆解線上,拆卸下來的動力電池通過綠色低碳技術提取出鎳、鈷、錳、鋰等再生材料,重新制備成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實現了“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近日召開的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持續聚焦綠色發展,提出多項舉措,其中就包含“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如何理解“運用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怎樣利用新業態、新技術、新場景為經濟發展帶來新活力?從一節動力電池的再分解,窺一斑可見全貌。
一塊新能源電池,小到用在家用電器,大到裝配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站,不僅是能源的載體,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體現。在重慶的一家綠色經濟產業園內,新能源汽車回收利用閉環已然形成。在汽車上“沒勁兒”的電池,經過檢測、重裝后運用到更小型的交通工具上,一節舊電池通過梯次利用“煥新生”。
“我們把這些廢舊電池回收拆解后,通過對電池的好壞、容量進一步檢測,可以再次利用。”園區內的一家企業負責人張萍介紹,拆解完的電池先在檢測設備上接受“體檢”,然后根據客戶對產品的需求,重新組裝成相應的農用車、觀光車所需電池,經過產品合格檢測后,投入市場。
有了綠色技術加持,同時依托相關部門提供的回收渠道和資源。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回收廢舊電池7000多噸,回收利用創造產值9000余萬元,實現了業務發展的新活力。
解鎖綠色生產力,科技創新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從來都不是“單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