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只是會從比拼孩子的學習,到比拼家庭的實力,普通家庭聰明的孩子,連最后一點學習能力優勢也不復存在!
教育內卷的本質,不是招收的學生過少,而是大學的錄取率太高。
如果100個高中生,只有20個能夠升上本科,甚至只有10個,大多數家庭反而并不會在小學和初中過度內卷,而是選擇順其自然,因為思維能力一般的學生,及時依靠外力投入升入重點高中,如果沒有思維能力支撐,進入高中仍然會后勁不足,成為少數升上本科的學生。
即使是普及高中,但高中也有好壞之分,誰進入好的高中,誰進入一般的高中,同樣也需要分層,高中的知識難度,即使現在按照分數線錄取,學校內部也分重點班和普通班,同班級學生之間水平差距也相當明顯,
普及高中如果保持分層錄取,和現在并沒有太大區別,這顯然不是學渣家長所需要的,他們想要的是自己的孩子和學霸仍然可以在一間教師,教學進度仍然讓大多數孩子聽得懂,盡量淡化學生之間思維能力。
但高考的本質是人才的選拔,分層教學讓聰慧的孩子脫穎而出,才是最公平也最能選拔人才的教學模式。
如果高中不分層按照學區入學,最好的高中將是私立高中,而不再是傳統的頭部高中,因為私立高中可以設定招生壁壘掐尖,這反而會催升內卷。
現在即使小學和初中,學生之間成績水分較大,但一些投入度較低的孩子,尤其是鄉鎮初中的孩子,仍然可以在進入縣中后追趕,如果高中普及尤其是不分層錄取,只會催生小學初中的內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