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安卓操作系統的銷量份額為68%,同比下滑4個百分點;蘋果iOS的份額為16%,同比下滑4個百分點;華為鴻蒙的份額為17%,同比提升9個百分點,環比提升1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鴻蒙操作系統在歷史上首次超越iOS,成為中國第二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背后的原因也眾所周知,華為手機復蘇給鴻蒙擴張帶來關鍵助力。根據Counterpoint數據,今年一季度華為手機中國銷量同比提升69.7%,市場份額提升6.2個百分點;而iPhone在華銷量同比大跌19.1%,份額下滑4個百分點;安卓陣營中OPPO和vivo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像OPPO份額下滑了3.1個百分點。
在智能手機領域,安卓和iOS長期形成了固有格局,而想挑戰這種格局的早有人在。比如微軟與諾基亞曾一起開發過Windows Phone,三星也曾與英特爾合作開發Tizen,阿里也曾在2012年推出過第一款國產手機操作系統YunOS,但遺憾的是這些操作系統最終都未成氣候。
經歷過上千種操作系統的興衰后,業界早已形成共識,操作系統最大的難題不是技術,而是生態,不是技術做得好就有人用。在總結同行經驗后,華為也發現了一些關鍵規律:一款操作系統如果想活下來,市場份額的底線是16%,這是生死線,而只有生態成,鴻蒙才能成。
現在歷經近10年發展,鴻蒙在國內取得了17%的國內份額,這意味著鴻蒙率先在中國市場跨越了“生死線”。而這背后也確實有一套豐富的生態體系在支撐,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已超8億。
圖源:Counterpoint Resarch
事情如果就這樣發展下去,鴻蒙前景還是很樂觀的,只要設備數量持續增長,鴻蒙生態就會不斷壯大。但華為去年宣布打造“純血鴻蒙”的計劃,給自己和伙伴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簡單來說就是,鴻蒙現在17%的國內份額是在兼容安卓的情況下實現的,開發者和伙伴的兼容難度和成本并不高。但鴻蒙的初衷并不是要簡單替代安卓和iOS,而是打造一套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操作系統,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打造不兼容安卓的原生鴻蒙,也就是“純血鴻蒙”。
“純血鴻蒙”背后是一套全新體系,生態的重塑仍是最大挑戰,難度和成本可想而知。
樂觀的情況是,隨著手機業務復蘇,華為的生態號召力進一步增強。在去年9月華為宣布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后,到今年4月已有4000原生應用加入鴻蒙生態,開發者數量達數百萬,支付寶、網易、美團、高德地圖、京東、愛奇藝、科大訊飛等公司相繼宣布,將基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
但也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迅速與華為達成共識。
按照華為的計劃,下周很可能將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24)上推出“純血鴻蒙”HarmonyOS NEXT的開發者Beta版,但到目前為止,微信、QQ、抖音、今日頭條等大型APP,尚未宣布與原生鴻蒙達成合作。這意味著,原生鴻蒙仍存在明顯的生態空缺。
雙方一直沒有達成合作的原因其實也不復雜,應該是還沒有就利益兼顧和提升用戶體驗達成一致。
事實上,應用方和華為在合作過程中很容易就會產生分歧。比如在涉及用戶信息資源與隱私的數據權限方面,協調起來需要時間。市場之前有傳言稱,華為正爭取微信和QQ的統一推送權限。因為微信常駐后臺太吃手機內存,而華為不希望微信常駐后臺而影響耗電、流暢度。
亦或是在商業利益分配問題上,微信小程序與鴻蒙原生應用,本質上是競爭關系。在微信上開發小程序,可以降低廠商開發App的成本,但也對鴻蒙原生應用實現了替代,這顯然對鴻蒙生態的發展是不利的。不止如此,鴻蒙系統的元服務,也和微信小程序存在一定競爭。
“目前來看,各個廠商還會考慮開發鴻蒙原生應用,能不能給營收帶來貢獻。另外要考慮的還有傭金問題,蘋果在APP上分發應用是要抽傭的,所以軟件開發者和華為之間,也需要去談妥未來應用分發的傭金問題。”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研究分析師鐘曉磊對觀察者網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