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引發的繁榮之下,全球大型科技公司爭相爭奪3nm代工產品,中國臺灣的臺積電幾乎壟斷了市場。據悉,臺積電的3nm供應預計將在2026年之前售罄。韓媒稱,盡管三星試圖通過初步量產3nm工藝來扭轉包括英偉達在內的科技巨頭的“臺積電傾向”,但其戰略仍面臨重重困難。因此,三星將提高即將推出的Galaxy設備的3nm芯片的良品率作為其代工業務部門的首要任務。
據外媒及半導體業界人士的消息,蘋果、高通、英偉達、AMD等全球知名半導體設計公司已大量拿下臺積電3nm產品,市場普遍預測2026年將持續出現“臺積電3nm荒”。而隨著英特爾新款CPU也將采用臺積電3nm工藝,預計四大半導體設計公司對臺積電3nm產能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臺媒援引半導體業內人士的話稱,“臺積電3nm產能雖然較去年增長3倍,但仍有不足。”報道還稱,“臺積電計劃在未來兩年內轉換部分5nm設施,以支持3nm生產,確保穩定的生產和供應。”
據悉,臺積電3nm產品短缺的原因是人工智能服務器需求增加,以及蘋果即將推出的下一代 iPhone。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最早將于9月推出iPhone 16系列,其中將包含人工智能功能。與前幾代產品一樣,iPhone 16系列的芯片將由臺積電獨家生產,這使得蘋果成為臺積電3nm產品最大的收入來源。
業界認為,臺積電已經取得對三星和英特爾的絕對勝利,因為臺積電3nm制程量產比三星提前了六個月,打消了此前危機的擔憂。
三星于2022年6月實現了全球首次3nm工藝的量產,目前正優先考慮提高產量。同時,三星對搭載3nm芯片的Galaxy產品押下重注。即將于7月推出的Watch 7系列將采用3nm Exynos W1000(代號Sapphire)芯片。今年下半年,三星計劃量產用于S25系列的3nm Exynos 2500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