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蘋果強勢入局AI(人工智能)競賽,試圖將生成式AI帶給廣大的用戶群體。
當地時間6月10日,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 ,蘋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為旗下硬件iPhone、iPad和Mac錦上添花的AI功能。蘋果的AI技術被稱為“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將在今年秋季向美國用戶推出測試版,從語言、圖片、動作和個人語境這四個角度提供AI輔助,包括重要消息推薦、寫作輔助、生成圖片等等,以及為語音助手Siri帶來的顯著升級。
蘋果強調,蘋果智能將為每位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并在本地設備上進行大部分的信息處理和保存,只會在處理量過大時上傳部分數據到云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看來,蘋果智能只會在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以及帶有M1及更高版本芯片的iPad和Mac上提供,需要Siri和設備語言設置為美國英語。
市場一直在等待蘋果推出自己的AI策略。盡管蘋果一直在努力擔當各領域中的“先行者”,但這次,它也不得不默認公司作為“追趕者”的身份。
在WWDC現場,蘋果宣布了Siri與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合作。在今年年內,用戶將能夠通過Siri來免費獲取ChatGPT提供的回答,包括文字和圖片。蘋果還表示,在未來可能會宣布與其他大模型的合作。
OpenAI的CEO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出現在了本屆WWDC主題演講的前排,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與蘋果一起,讓人們更容易從AI所能提供的服務中受益。”
對于“蘋果智能”的出現,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所有這些都超越了人工智能,這是個人智能。這就是蘋果的下一大步。”
英國行業研究機構CCS Insight的首席分析師Ben Wood認為,與OpenAI的合作表明蘋果承認了自己的不足:“蘋果此前一直不愿在核心技術上與外部公司合作……(合作)確實會讓蘋果面臨一些風險,因為它無法控制OpenAI的模型,但這也為蘋果生態系統引入了一個引人注目的AI合作伙伴。”
整體來看,蘋果在設計AI產品時表現得比較細致,態度也比較謹慎。外媒分析指出,蘋果的AI功能依然注重于提高用戶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例如,人們將能夠利用“Genmoji”功能來在對話中自制表情符號。在大會后的對談會上,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談到,他早就收到過用戶請求在聊天中添加自己設計的表情的郵件,終于能夠通過這項功能為對方“圓夢”。
費德里吉強調,蘋果智能的目標“不是取代用戶,而是賦能用戶”。用戶可以隨時選擇打開設置,關閉他們不想要的任何AI工具。他還指出,蘋果智能“將會注意你的個人資料,但不會收集你的個人資料”。
此前,隨著AI熱潮席卷全球,擔心表現滯后的蘋果將因此失去競爭優勢的聲音逐漸加強。谷歌和三星都已經發布了以AI功能作為主要吸引力的智能手機款式,而蘋果則陷入了長期的銷售低迷。近一年來,蘋果已經從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掉到了第三名,落后于憑借AI能力迅速崛起的微軟和依靠AI芯片股價飆升的英偉達。
不過,或許是由于發布會缺少驚喜和蘋果智能的實際應用效果仍然有待觀察,投資者似乎對蘋果的本屆WWDC感到失望。10日當天,蘋果(Nasdaq:APPL)股價收于每股193.12美元,跌1.91%,總市值2.96萬億美元。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指出,OpenAI與蘋果的合作重點在于推出的AI服務是否具備“獨特且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否則任何合作推出的功能都很容易被對手模仿。在AI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蘋果能否憑借其軟硬件生態優勢和品牌的號召力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研究機構Forrester的分析師Dipanjan Chatterjee表示:“蘋果智能確實能夠以一些小且有意義的方式取悅用戶,讓蘋果達到與同行相同的水平,但還無法超過他們。”
盡管如此,美國知名投行Wedbush的分析師Dan Ive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蘋果正“走在正確的道路”,對于蘋果這樣一家“已經重塑了科技行業和社會的公司”來說,本次WWDC主題演講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