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北汽集團發出澄清聲明稱,近年來,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在其產品、宣傳、子公司名稱上使用北汽集團的“北京”“北京汽車”“北汽”等商標、字號,多次提到井岡山、212等北京汽車工業歷史。
北汽集團表示,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基地主要位于山東青島的民營企業,與北汽集團無股權關系、產權關系。請廣大社會公眾、媒體朋友和消費者謹慎鑒別其產品品質及質量,北汽集團不對相關產品售后及服務承擔任何責任。
此“212”非彼“212”
北汽集團這一聲明的背景在于,前不久,北京汽車制造廠在鋪天蓋地營銷中,多次提及“北京”、“北京汽車”,碰瓷“212”等北京汽車工業史。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北汽遭遇此類“碰瓷”。此前,北京汽車制造廠在宣傳中就經常采用含糊其辭、混淆貼靠等方式,將其與北汽集團進行捆綁。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立,2007年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汽集團前身)增資北汽有限,實現國有占比51%的絕對控股。2015年,北汽集團將所持的北京汽車制造廠股權全部掛牌轉讓給富路集團 ,北京汽車制造廠徹底脫離北汽集團,成為民營企業 。2023年北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再次改換門庭,被魏橋集團控股。
過去幾年,北京汽車制造廠在產品營銷活動中以含糊其辭、混淆視聽等方式誤導消費者。致使未能捋順兩者關系的消費者也將矛頭指向北汽集團,使其遭受多年負面言論攻擊。
以2015年后生產的212為例,手持“212”的制造資質,但無核心技術可言的212也早已成為“粗制濫造”的代名詞,甚至被消費者詬病為“汽車工業垃圾”,一代經典車型的名聲也因此盡敗。
除此以外,在富路集團控股后入主北京汽車制造廠之后,北京汽車制造也未能在產品、技術、渠道方面的任何突破。
作為山東省“老頭樂”企業最大之一,富路集團主要生產四輪低速電動車和三輪摩托車。隨著國內開始禁止老頭樂上路。富路集團一直謀求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轉型“正規軍”,而擁有汽車生產資質的北京汽車制造廠則成為富路集團手中一張關鍵籌碼。
空有一紙“造車資質”,但缺乏技術儲備、核心技術下,富路集團先后推出卡路里F7皮卡、王牌M7 MPV等車型,并未獲得消費者認可,銷量始終低迷,并且質量不斷遭受質疑,屢遭消費者投訴,北京汽車制造廠也愈發邊緣化。
“魏橋牌212”前途未卜
綜上所述,北京汽車制造廠的前路光明難尋,而其持有者富路集團也選擇了放棄 。恰好,山東知名企業魏橋集團需要一個名正言順進入汽車行業的契機,雙方一拍即合。
![北汽集團再發澄清聲明,北汽制造212與北汽集團無關](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11/223Z21K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