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AI電商元年”的2024,技術對電商行業的改造比人們想象中要更快、更顛覆。
理解這門技術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在AI電商上落子頻頻的阿里媽媽是一個可供觀察的窗口。
過去一年來,從底層LMA 大模型技術的升級,到推出各類明星產品,再到一系列AIGC能力的釋放,全面擁抱AI,以AI驅動商家經營提質增效,可以說是阿里媽媽的主線任務。
當AI成為經營的趁手工具,越來越多的商家將視野放在了另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品牌力建設。
提升品牌力,離不開流量和人群,其中自帶高轉化流量的搜索場景在近年來成為商家關注的重點。而在淘系,手淘搜索作為商家運營確定性高營銷價值消費人群的主陣地,商家也迫切期待抓住這一關鍵場域的增量紅利。
為回應商家的實際訴求,近期,阿里媽媽宣布將品牌專區于2025年升級為“超級”品牌專區,從商家搜索流量收口及品牌形象展現的“櫥窗陣地”進化為商家在淘系實現品牌經營“種搜收”一體的“超級樞紐”,我們更好奇的是,這一“超級樞紐”將為品牌帶來哪些增量價值?不同行業和品牌如何借其提升品牌力,打造招牌好生意?
1、從中心陣地到超級樞紐,“超級”品專的新價值
品專對用戶和品牌商家而言,其實并不陌生。對用戶而言,人們只需在手淘上輸入品牌關鍵詞進行搜索,就能在頁面頂部看到品專。而作為品牌在淘內搜索經營的第一陣地,品專也一向是商家的必爭之地。
手淘頂部的搜索框正承載越來越多確定性的消費需求。數據顯示,手淘日均搜索人次超5億,搜索用戶同比正增長,日均搜索引導千萬級成交人群,手淘依舊是用戶搜索的第一電商平臺。
看得見的搜索紅利下,將公域與私域兩個流量池打通的品專,既能幫助商家將公域流量池的搜索流量精準落地私域,同時還能串聯起淘系生態多元化的經營場景,帶來更多生意可能。
某種程度上,品專所扮演的是一個“中心位”角色——一方面,它是流量中心,發揮“搜索流量收口”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品牌形象的展示中心,是品牌建設的“櫥窗陣地”。
但在新環境下,僅發揮“中心價值”遠遠不夠。盡管用戶主動搜索行為越來越普遍,但缺少新的交互形式和創意內容,進一步縮短消費鏈路;而品牌商家盡管都想深度挖掘搜索流量價值,但又缺少具體的搜索場景定制化方案。在此背景下,品專也在突破“櫥窗”,走向更深處,在AI加持下,升級為商家在淘系實現品牌經營“種搜收”一體的“超級樞紐”。
具體來看,這一“超級樞紐”有看得見的兩大全新升級價值——
首先,“超級”品專是品牌高效轉化的“成交樞紐”。
對品牌商家而言,無論在站外投放多少種草資源,在站內都必須有一個穩定高效的流量承接陣地,特別在搜索營銷場景下,越來越多的商家都在強調搜索與轉化的一體化,這其實也是品效合一理念的外顯。
品專在過往實踐中其實早已發揮其“流量收口”的價值,不少品牌在淘系經營也習慣采取“品專+N”的聯投策略,以品專作為全域種草的承接站,串聯多個經營場景,盤活整體流量。延續上述思路,“超級”品專又多走了一步——結合商家差異化訴求,基于搜索場景搭建一條更短、更高效的種拔鏈路??梢哉f,升級后的“超級”品專能大幅提升品牌的經營能力。
具體來說,一方面,“超級”品專助力品牌優化官旗海景櫥窗,為品牌打造更具質感、更有創意、更具效率的“品牌力櫥窗”。“超級”品專目前已實現創意投放的一站式管理,并以智能創意功能,降低客戶制作成本、提升制作效率,擴充全新創意類型。創意模板還可根據品牌、品牌品類詞、單品詞等搜索關鍵詞,動態智能匹配創意內容,進一步提升了品牌投放的深度,幫助品牌精準圈住更多人流。
另一方面,“超級”品專也是品牌攔截流量、促轉化,實現確定性提效的關鍵利器,微動效、插件等創意能力,將以“四兩撥千斤”的能力提升品牌種草力,同時和效果推廣工具搭配組合,進一步提升轉化效果。除此以外,圍繞商家節促、上新、明星代言等不同經營目標和場景,“超級”品專支持搜索營銷多場景創意定制,從人群、貨品、IP資源等不同維度動態革新站內的承接策略,協同平臺數智工具,滿足商家更多元的經營訴求,實現高速成長。
其次,“超級”品專是品牌高質量曝光的“心智樞紐”。
試想這樣的場景,在手淘內,當用戶帶著明確的消費意圖,搜索品牌關鍵詞時,搜索結果的內容與交互形式無疑影響進店體驗。站在品牌角度,品專的基礎性功能只是品牌官方旗艦店的入口。但升級后,“超級”品專能基于新品加速、商品成長、明星代言、聯名、節促等五大經營場景,為多行業定制差異化的解決方案,顆粒度更細也自然大幅提升品牌站內數字化門店的“門面價值”。
一方面,在品牌不同的經營節點下,用戶可以直觀地在搜索專區看到差異化的品牌短視頻、主推品、直播以及更多的營銷活動內容,更具吸引力的品牌櫥窗能牢牢鎖定用戶注意力,強化品牌心智;另一方面,“門面”豐富多元的內容帶來高質量曝光,提升進店率,為品牌后續的溝通互動和順暢轉化鋪路。
“心智樞紐”價值也由此凸顯,“超級”品專能引領品牌旗艦店,提升品牌的進店承接能力。
2、深入多元經營場景,成就更多“招牌好生意”
理解阿里媽媽“超級”品專的升級動機和價值,這其實是解決了品牌商家“為什么要選?”的問題,但接下來更關鍵的問題是,在復雜的經營環境和品牌的不同訴求下,“超級”品專究竟如何“為我所用”,落地為好生意?
在這一強調“應用為王”的階段,品牌商家的實際需求具體包含兩方面:一是產品和解決方案要回歸消費者體驗,具備普適性,低門檻地適配更多行業。二是定制性,要契合品牌商家和各個行業的實際經營場景和差異化需求,因地制宜。
在普適性上,我們發現“超級”品專圍繞品牌完成新品加速、商品成長、明星代言、聯名、節促等多目標經營場景給出了通用方案,深度拆解這些通用法則,有兩大明顯特點——
一是場景更細分。 在單一基礎經營場景上,“超級”品專會根據商家實際訴求再細分場景,以更全面、多元化的互動玩法釋放搜索價值,為商家打好品效合一的基座。
以商品成長為例,“超級”品專打造了一條孵化爆品的增長通道,覆蓋品牌商品的新品期、成長期到大促期的全周期。在新品上架期,結合品牌關鍵事件,提供預約關注新品直播等服務,為新品蓄水造勢;在成長期,則以上下滾動評價、視頻評測、新品派樣等功能,加深種草心智;在大促期,則強化商品優惠標識,商家可自定義置頂呈現主推品,加速爆品打爆。一套組合拳下來,“新品即爆品”的鏈路非常清晰。
二是打法更系統化,更聚焦消費者體驗,品牌可以借力“超級”品專更科學、更體系化地打造和沉淀品牌形象。
以常見的品牌代言場景為例,從明星代言神秘預告到正式官宣,再到明星同款、宣傳語等內容呈現,“超級”品專能最大化品牌代言價值,既滿足了粉絲及用戶全周期的沉浸式互動和情緒價值,同時豐富多元的創意內容有效展示產品信息,傳遞品牌心智。本質上,相當于品牌借“超級”品專做了一次有效的全域營銷。
而在定制性上,阿里媽媽也面向不同行業和商家,給出了更具針對性、專屬能力更強的營銷解決方案。
提到商家的共性經營焦慮,“推新”一定是答案之一。在消費者追新趨勢下,上新已經成為諸多品牌撬動增長的關鍵點,但如何加速新品打爆,卻是一道難度不小的考題。
為此,“超級”品專在新品加速場景下,對不同行業進行了個性化的定制和運營。
比如,針對在競爭激烈的快消行業,在上新期集中聲量占據更多消費觸點,建立消費者心智是關鍵,“超級”品專提供預約關注新品直播、新品發布倒計時、動態評價等服務,幫助新品快速突圍;針對客單價高、決策周期較長的3C數碼行業,則展現提前預約加購、首發權益等吸睛創意,強化用戶購買心智;在高頻上新的服飾行業,“超級”品專則會圍繞單品批量上新和新品組合搭配兩大場景,為服飾商家提供更多的展示位。
在運動戶外領域,針對新品加速,“超級”品專則推出了“新品抽簽”玩法,而在另一聯名場景下,運動戶外也可借其圍繞聯名話題進行深度互動,聯名款互動投票、理念設計介紹、一鍵購買等定制化玩法,持續為消費者制造驚喜感和稀缺感。
從“超級”品專場景和行業解決方案中不難看出,想要做到普適性和定制性兼具, 本質還是需要層層深入用戶需求變化,回歸消費者,用戶第一,關注商家在不同經營節點和階段下的投放產品選擇、運營節奏等實際訴求,這既是一門更精細化的生意,也是一門系統化的工程。
3、“超級”品專時代,究竟意味著什么?
“超級”品專的到來,也釋放了一些關鍵信號。
首先,在價格戰、各類消費趨勢,新消費理念層出不窮的當下,商家和平臺依舊需要重視“品牌的力量”,它是一家企業長期的護城河。舊品專和新品專迭代背后,不變的是阿里媽媽對品牌力的重視。
無論是成熟品牌,還是新品牌,如何順應消費環境變化,塑造更穩固的品牌心智,打造能持續增長的“招牌好生意”,這是影響未來競爭的關鍵 。
其次,品牌力建設如此關鍵,但需要找對方法、用對工具,目前,針對品牌力建設,商家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模型。
阿里媽媽市場部&商業化運營中心品牌業務總經理虎豹認為,阿里媽媽目前和未來所做的嘗試其實是為商家提供更系統化和立體化的“品牌力”度量衡:“我們會嘗試把品牌力這樣的指標,更進一步的拆解,是什么樣的商品,或者什么樣的店鋪,才叫真正的品牌力提升,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在淘寶要做好品牌,要告訴商家能被衡量的指標到底是什么?”
某種意義上,“超級”品專其實就是這套度量衡體系的一部分,也會在未來發揮更多的“樞紐價值”—一方面,它在消費鏈路中起到協同提效的關鍵作用,在“種搜收”全鏈路協同下,支持品牌的長效增長;另一方面,“超級”品專也是品牌不斷沉淀人群和貨品等品牌資產,打磨經營方法論的重要陣地。
多年以前,可口可樂前董事長伍德魯夫的那句名言:“假如我的工廠被大火毀滅,但只要有可口可樂的品牌,第二天我又將重新站起”,成為諸多品牌窺見“品牌力量”的窗口,但流量易逝、消費易變,新的經營環境下,品牌和平臺也都需要重新理解“品牌”道與術。
從這一點來說,阿里媽媽無疑又先走了一步——始終堅信品牌的價值,借AI技術革新和“超級”品專,攜手商家找到了共同“提升品牌力”的新路徑。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這片新經營土壤上,未來也一定會誕生更多的“招牌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