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雞肋小平板
最新一代iPad mini還是21年9月推出的,24年上半年把上一代推出時間更晚的iPad Pro/Air更新了,也沒更新mini。
而安卓陣營早就放棄了10寸以下的小平板產(chǎn)品線。
老編一直在思考小平板的存在價值是什么?
生產(chǎn)力什么的你就別想了, 肯定還是影音娛樂,看書、刷社媒、刷視頻、打游戲......
這也是老編日常使用那臺10寸平板干的事兒,但從來沒有過一個瞬間,老編覺得手里的這臺平板太大了,要是小一點就好了。
小平板唯一的相對優(yōu)勢就是便攜性,8.3寸的iPad mini單手握持也非常輕松。
但你再便攜,也比不過手機,能直接塞褲兜里走人,小平板還是得單獨找個包裝著,那我為何不裝個大點的呢?
而且現(xiàn)在手機屏幕普遍做到6.8寸,在可視性上相比8.3寸也不是特別差,更別提還有折疊屏手機,現(xiàn)在橫折屏手機內(nèi)屏都做到了8寸。
所以在你必備一部手機的情況下,在選購第二移動設(shè)備以追求一個更好的視覺體驗時,很少有人會為了一個偶爾的單手握持場景,去舍大棄小,要一臺小平板。
雖然蘋果每年公告里也不會把具體型號的數(shù)據(jù)發(fā)布出來,但我相信iPad mini占比應(yīng)該很低,不然它的更新頻率就不會在同類產(chǎn)品中最低,而起售價卻比用料更多、配置同檔的10寸普通iPad貴上1000元,制造業(yè)規(guī)模越小價格就越貴嘛。
mini的前幾代,銷量還是很不錯的,iPhone屏幕還在5寸以下,在iPhone和10寸常規(guī)平板之間確實有那么個明顯的空間可以被填補。
到了今天,這個產(chǎn)品線起售的存在價值還有多大,就真得很讓人懷疑了。
在產(chǎn)品決策上,不要把蘋果想得那么高明和果敢,相反,這家公司因為過往的輝煌和雄厚的實力,有著極大的傲慢,最經(jīng)典的例子是,它曾經(jīng)堅持手機屏幕4寸剛剛好,喬布斯走后,它更是在諸多功能創(chuàng)新上成了安卓陣營的追隨者。
所以我認(rèn)為很快蘋果還是會接受市場教育,放棄iPad mini并加速推出有部分替代意義的折疊手機。
2.期待折疊iPhone
事實上,無論是專利申請還是供應(yīng)鏈,一直有蘋果搞折疊機的消息,據(jù)傳最快26年推出。
折疊機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還是用戶認(rèn)知度不夠高然后價格太貴,這兩點蘋果進場都會改善。
促進一個新品類的普及還是得靠老大哥蘋果,然后買得人多了自然價格就會降下來。
事實上24年的橫折機已經(jīng)降到7-9000元的檔次,相比兩年前動輒過萬的起售價,已經(jīng)便宜不少。
用戶接受度高了,國產(chǎn)手機自然會把折疊屏下放到中端手機,又會推動價格進一步下降。
老編覺得有競爭力的安卓橫折機售價是同等檔次普通手機加價1500到2500,比單獨再買個同檔次平板還是要貴點,畢竟是二合一設(shè)備、提供了額外的便利。但這也意味著未來可能5000元就能買個橫折屏的手機。
蘋果的定價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現(xiàn)在iPhone Plus是6999元起,iPad mini是3999起,加起來是11000元,未來蘋果折疊機的起售價只要別太離譜,比如不超過13000元,就會對iPad mini的銷售有一定沖擊。那個時候蘋果要么放棄mini,要么把它起售價降到2500以下,回歸到最早入門級iPad的定位。
蘋果入場折疊屏手機,還有個希望飄渺的好處,即促進折疊屏app生態(tài)的發(fā)展,因為蘋果的app store肯定會逼著各大app適配它的折疊屏交互,到頭來會反哺安卓的折疊機。
老編這里之所以說希望飄渺,只因為有平板市場的前車之鑒,沒有任何反哺,大部分安卓app都是直接把手機端的拿過來直接用,用戶體驗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