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零售業務再提速,即時零售賽道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
2023年,美團即時配送訂單數增長24%為219億筆。去年10月,抖音在商城頻道為“小時達”開放獨立入口,正式從“抖音超市”獨立,并嘗試與線下商超合作。去年11月,餓了么宣布啟動“雙百計劃”。未來兩年,深度攜手100個零售品牌,助力品牌在實現100%以上的生意增長。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近年來,即時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5042.86億元。預計2025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2022年的3倍。
京東即時零售升級為“秒送”
5月16日,京東即時零售業務全面升級推出京東秒送,整合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以全新的品牌形象“京東秒送”為消費者提供“好物立享”、最快9分鐘送達的購物體驗。目前,京東秒送已覆蓋全國2300余縣區市,合作門店超50萬家,覆蓋全品類商品。
圖源:京東官方
升級后的秒送在5月20日當天推出了眾多福利活動,包括打造“史上最懂你的520”推出多重福利活動;首次上線“MBTI人格測試520送禮專區”;野獸派鮮花+絲芙蘭美妝限量禮盒”享520元專享價等。520鮮花立享,活動期間還將發放滿59-50鮮花券、9枝玫瑰花束到手價58元起等,并推出“蔫必賠”,若收到鮮花不新鮮,可與客服溝通獲得賠付。
據界面新聞報道,為保障520當天的鮮花活動,京東到家給出400元的日薪,并從各站點調配近300名騎手支援全城鮮花配送,但實際訂單量卻遠低于預期。300多位騎手中,當天僅接到個位數訂單的騎手不在少數。
即時零售賽道競爭日趨激烈。
去年11月,餓了么宣布啟動“雙百計劃”,餓了么在會上宣布啟動“雙百計劃”。據悉,“雙百計劃”將通過幫助品牌拓展新增量渠道、持續完善數字化經營能力和工具、提供各類生態服務,未來兩年,深度攜手100個零售品牌,助力品牌在實現100%以上的生意增長。
去年10月,抖音在商城頻道為“小時達”開放獨立入口,正式從“抖音超市”獨立,并嘗試與線下商超合作。目前已覆蓋北上廣深、杭州、成都、重慶、合肥、福州、武漢、蘇州、天津、西安近15個城市。
去年9月,美團閃購負責人肖昆在“2023美團即時零售產業大會”上表示:七夕當天峰值訂單超1300萬,過去四個季度,美團閃購規模已達1750億,到2026年將超4000億。2023年財報顯示,美團即時配送訂單數增長24%為219億筆,美團閃購全年訂單增速同比超過40%,第四季度,美團閃購日均訂單量達830萬。
加碼即時零售業務
近年來,京東在即時零售方面動作頻頻。
早在2023年,在京東到家舉行的品牌大會上就已啟動“雙百億品牌計劃”,宣布2024年將助力超10個品牌銷售額破10億,并打造一個銷售額過百億的品牌。并且還推出了宏圖系統。據悉,宏圖系統是一款以京東B2C+O2O運營數據為基礎,向品牌商提供基于LBS(基于位置服務)的網格化熱力圖并輸出經營策略的系統。通過熱力圖,商家能看清有發展機會網絡的用戶分布、訂單分布、商品分布、市占率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鋪貨或者營銷。
同年10月,京東發布即時零售三公里模式。“幸福三公里”是以京東開放平臺為主導,圍繞即時需求、本地供給、即時交付的即時零售三要素,提供數字化、本地供應鏈整合、即時配送三大核心能力,實現3-5公里內“消費者下單、門店發貨、商品小時內送達”的模式高效閉環。
圖源:京東官方
據晚點報道,今年3月,京東零售集團定下了 2024 年的三大方向,分別為 “內容生態、開放生態、即時零售”,京東內部稱之為“三大必贏之戰”。其中,“即時零售” 是上一年的 “同城業務” 方向的延續,主要指的是京東小時達業務,最快三十分鐘送貨上門。
5月,京東再次對即時零售業務進行升級,推出京東秒送。整合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以全新的品牌形象“京東秒送”為消費者提供“好物立享”、最快9分鐘送達的購物體驗。
經營利潤同比下滑5.27%
今年Q1京東零售業務經營利潤及經營利潤率均出現下滑。
5月16日,京東集團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數據顯示,今年Q1收入為2600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三大業務板塊京東零售、京東物流和新業務(包括達達、京東產發、京喜及海外業務)分別營收2268億元、421億元、49億元。各業務分部間抵銷收入為138億元。
圖源:港交所官網
營收增速方面,京東零售、京東物流均實現同比增長,前者增速為6.8%,后者為14.7%;新業務同比降低19.2%。經營利潤方面,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64億元增加19.8%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77億元,經營利潤率為3.0%。
不過,京東零售Q1的經營利潤及經營利潤率均有所下滑,經營利潤為93.25億元,同比下降5.27%;經營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4.6%下滑至4.1%。對于零售業務經營利潤率的下滑,京東方面表示:是由于公司對用戶體驗的持續投入。財報顯示,營收開支方面,今年一季度為93億元,同比增長15.6%。
即時零售業務的前景仍然廣闊。沙利文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即配行業訂單規模達到約408.8億單,同比增長22.8%,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13.1億單,未來5年保持年均14.7%的兩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