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20年參加的高考,文科527分,被省內的一所公辦二本錄取。這個成績好像不夠亮眼,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似乎沒有資格訴說這一路讀書的辛苦。
可是作為一名河南考生,我參加的是地獄模式的高考,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生于農民家庭,是后來網絡流行語中“小鎮做題家”的其中一個,在書山題海里,沒有上過補習班,沒有復讀,我只是靠著我的努力和家庭的托舉走到了這一步。
2020年河南錄取分數線
2020河南省高考報名人數:115.8萬人,再次突破百萬。本科一批共計錄取新生96958人,其中:文科錄取15893人,理科錄取81065人。本科二批共計錄取新生197664人,其中文科錄取60055人,理科錄取137609人。也就是115.8萬人,最終錄取不到30萬人,可還存在的一個情況是這一百多萬人中還有數萬的復讀生同臺競爭。
至此我以為,終于考上了大學,我也是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我也算是“別人家的孩子”,哪怕考的不是重點本科,公辦學校的學費才一年4400沒有給家庭增加很大的負擔,我是家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可以讓爸爸媽媽驕傲,也幻想著有一天出人頭地。
可是,后來,別人問我考的什么學校,被有些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刻意為難說“上的又不是清華北大”,我就再羞于開口,好像我不能也不應該為我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就這樣一路掙扎一路在大學繼續內卷。
于是,在省內上本科,其實同學也都是很優秀的孩子。我在自卑的同時,也因為學習取得自信,然后更加內卷和努力。
大學四年,雖然面臨疫情封校,但我是優秀學生干部,是校級三好學生,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我專業成績年級前三,我在每個學年都獲得了獎學金,我還在大四當年通過了極難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這些是我努力取得的成績。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可是,面臨畢業。因為大環境艱難,因為經濟蕭條的周期,失業潮的出現,因為種種,目前也沒有很好的就業,我,依舊在彷徨,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