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廣汽董事長曾慶洪喊話,希望國家有關部門介入,恢復有規律的汽車市場秩序,稱 ”沒有車企能虧幾百億”。
這番表態,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討論。
![打不過,就喊家長?廣汽:沒有車企能虧幾百億,國家要介入](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9/212F11Z40.png)
我們不禁要問,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到底是良性的規律,還是惡性的亂象?廣汽的這一喊話,是一種無奈之舉,還是在打擦邊球?面對如今的行業生態,車企該如何突圍?
客觀來看,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特別是新能源車領域,可以說是競爭得如火如荼。
像寶馬、奔馳、奧迪這樣的豪華品牌,很多新能源車都打起了五折。
![打不過,就喊家長?廣汽:沒有車企能虧幾百億,國家要介入](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9/212F33N81.png)
隨著新能源車占比越來越高,燃油車市場萎縮,降價也成了必然。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家車企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特斯拉虧損了十幾年才扭虧為盈,蔚來、小鵬至今仍在虧損。
![打不過,就喊家長?廣汽:沒有車企能虧幾百億,國家要介入](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9/212F445T2.png)
面對這種局面,廣汽董事長喊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問題是,商場如戰場,市場競爭本就是你死我活。
特斯拉虧了幾千億才做到今天,理想汽車也是虧到不行才走向盈利。
![打不過,就喊家長?廣汽:沒有車企能虧幾百億,國家要介入](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9/212FV0V3.png)
這些案例說明,巨額虧損是新能源車企的必經之路。
誰都想賺錢不賠錢,但殘酷的現實是,不拼個你死我活,很難分得一杯羹。
再說,國內汽車市場還有合資品牌虎視眈眈,占據三分之一江山。
![打不過,就喊家長?廣汽:沒有車企能虧幾百億,國家要介入](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9/212F911264.png)
國產車不僅要跟自己人競爭,還得防著外資的,競爭能不激烈嗎?同時,中國車企也在加速出海,要想在海外站穩腳跟,沒有幾番廝殺,怎能煉就真功夫?
誠然,過度內卷、盲目燒錢不可取,但市場競爭的歸市場競爭,企業自己的事自己扛,讓政府來背鍋,無異于飲鴆止渴。
相比于喊冤叫屈、尋求庇護,廣汽還不如琢磨琢磨怎樣練好內功,以技術和產品實力說話。
![打不過,就喊家長?廣汽:沒有車企能虧幾百億,國家要介入](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9/212G310125.png)
當下,汽車產業已經成了國民經濟的頂梁柱。
在這個最能代表實力的賽道上,比的就是技術、產品、服務,拼的就是創新、品質、口碑,卷的就是價格、渠道、營銷。
唯有在殘酷競爭中砥礪前行,在市場洗禮中百煉成鋼,才能涅槃重生、傲立潮頭。
![打不過,就喊家長?廣汽:沒有車企能虧幾百億,國家要介入](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9/212G431L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