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每一位學子在學術道路上必經的考驗,“寫論文”想必是畢業季中一段難忘的經歷。
來自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INSIS團隊兩位博士溫浩珉、林彥,由于撰寫英文論文時,總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萌生了想要開發學術協作工具的想法。此后,兩人找到本科生魏振杰和王紀元組成一支跨年級的團隊,并在相關領域持續探索。
如今,團隊的研發成果OverleafCopilot 已在Chrome插件商店上線,成為Chrome官方認證的精選插件,并被MIT、斯坦福、清華、北大等50多所高校同學廣泛使用。
![谷歌官方認可!清北、斯坦福學生都在用的“論文神器”,由交大人研發!](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8/223P232Q0.png)
OverleafCopilot ,是一款為Overleaf用戶量身定制的學術論文潤色助手。該插件為論文寫作者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寫作輔助服務,實現論文寫作質量和速度的雙重飛躍,從而幫助優秀的學術成果更好地傳播。開發團隊為回饋母校,現面向北交大師生提供免費服務。
對于兩位本科生來說,這是一次有趣又大膽的嘗試。來自詹天佑學院的魏振杰說,他能夠參與這個項目,很大部分得益于學院提供的良好氛圍。
詹天佑學院一直鼓勵本科生在本科期間進行科研探索,采取學院書院制的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下,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能夠互相探討,又能向優秀學長學姐請教經驗。
正是有了這樣的條件,兩位本科生同學得以認識來自兩位計算機學院的優秀博士生學長,并參與完成了國家級大創等項目。魏振杰認為這次項目“不僅是對個人能力的挑戰和歷練,更是一次反饋學院和學校的機會。”
![谷歌官方認可!清北、斯坦福學生都在用的“論文神器”,由交大人研發!](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8/223P522261.jpg)
在研發過程中,成員們各盡所能,將所學運用其中。從前端設計到后臺搭建,研發過程涉及數據模式設計、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原理、編譯原理、加密傳輸等多方面的知識。團隊成員緊密配合,在熟練運用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快速學習新的技術,最終實現了OC在插件商店的上線。
“這是一個把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機會”,來自詹天佑學院的王紀元同學說。在項目中他不僅實踐了課堂所學到的完整系統設計,也掌握了實際情況中互聯網領域常用的工具。
![谷歌官方認可!清北、斯坦福學生都在用的“論文神器”,由交大人研發!](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8/223P563502.jpg)
對每一位成員來說,這不僅是一場學識技術的歷練,更是一次對自我的考驗。與以往的操作不同,系統設計不再是以往的“作業系統”,而是真正上線的產品,這給予了本科生極大的新鮮感和成就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思維,打磨技術”,正如他們的slogan所寫:知行合一,引領未來。合理使用學院提供的條件,并為學院、為交大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是他們堅定的出發點。
![谷歌官方認可!清北、斯坦福學生都在用的“論文神器”,由交大人研發!](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608/223P522353.jpg)
本科期間,溫浩珉和林彥就加入導師林友芳教授團隊參與大創項目和科研實踐。2019年,被團隊的學術與實踐并重的氛圍所吸引,溫浩珉和林彥均進入團隊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后來,他們走進阿里菜鳥、騰訊等企業和國家重要單位的智能化應用場景,參與完成大量的前沿科研任務,也曾分別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和丹麥奧爾堡大學進行聯合培養。讀博期間,他們都發表了多篇CCF A類國際會議和期刊論文。2024年4月,溫浩珉和林彥同時博士提前畢業,分別申請到了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和丹麥奧爾堡大學博士后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