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召開了2023年度股東大會。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出席,109位A股和H股股東到場。
按照事先設定的議程安排,股東提問環節的時間為30分鐘,但最終被延長到一個多小時。技術、智能化、出海等話題是股東們重點關注的內容。
王傳福表示,過去比亞迪在新能源車代替燃油車的黃金期抓住了市場機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這還不夠。公司會力爭在國內繼續成長,更大范圍在全球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技術。
過度營銷和巨大流量只能帶來一時發展,打造高端品牌要靠產品力
2023年年報顯示,比亞迪銷量從2022年的187.7萬輛增至302.4萬輛,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車企;汽車相關業務營收約4834.53億元,同比增長48.9%,占營收比重進一步提升,同比增加3.7個百分點至80.27%。
2024年,比亞迪設定了“在2023年302萬輛的基礎上,保持20%以上的增長”的銷量目標,并在2月至3月一個月時間內連續推出十余款“榮耀版”車型,將車輛起售價降至7.98 萬元搶占燃油車市場。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根據中國市場來設置整個產品布局。中國平均的汽車消費客單價在16萬元左右,因此比亞迪先在這個量最大的細分市場布局。同時在中高端市場也做了一些布局,如仰望品牌售價在100萬元以上,比亞迪將堅持用新能源最新的科技來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他認為,過度營銷和巨大流量只能帶來一時的發展,真正創造高端品牌還是靠產品力,產品力的核心要靠技術創新。“比亞迪堅持用新能源領域的最新科技打造旗下高端品牌。”
在海外布局上,王傳福透露,未來比亞迪資本開支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公司將主要投資于海外市場的本地化建設,以抓住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黃金期,實現快速發展。
將在智能化領域投入1000億元,未來繼續增加工程師數量
在智能新能源汽車的角逐中,以“智能化”為賽點的下半場已經來臨,智能化創新將成為車企角逐市場的關鍵要素。
去年,比亞迪繼續擴大技術研發,2023年研發費用達39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2.15%,在增速上超過了同期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在規模上超出特斯拉百億元。2023年年報“研發投入”這一項中,比亞迪列出了包括易四方技術平臺、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DMO超級混動越野平臺等在內的23項技術。
“在比亞迪,技術為王、創新為本,核心就是研發人員。”王傳福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公司現在有10萬名工程師,比亞迪的優勢不在于財報有多少資產和利潤,而在于10萬名工程師“天團”,這是比亞迪未來發展和持續增長的基礎。比亞迪可能需要10年左右時間,將工程師的數量從目前的10萬人增加到20萬人。
談及智能化相關話題,王傳福透露,“目前比亞迪組織了4000人,在感知、決策、軟件、芯片方方面面建立了龐大團隊,在產業鏈、軟件、算法、芯片、方案等進行全方位的布局。”未來公司將在智能化領域投入1000億元。
對于AI技術的應用,王傳福認為,AI 在汽車產業有兩個主要的應用領域,如果能夠在智能制造領域實現AI技術突破,成本競爭力將會很強;如果在智能駕駛方面獲得突破,未來給消費者的體驗將會有巨大提升。
“以前計算機只是算和存儲,現在計算機開始和人類一樣思考,這種情況下AI能夠在某些領域代替人的工作。”他表示,比亞迪正加快引進新技術,加強人才的培養,加快組織結構的調整,增加新的部門,在智能制造領域通過AI技術推進制造自動化。
希望通過降低保險業務中的各項成本和費用,讓車險業務賺錢
今年5月6日,比亞迪財險拿到車險“準生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表示,同意比亞迪財險在安徽、江西、山東(不含青島)、河南、湖南、廣東、陜西和深圳地區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系數。
在股東大會上,王傳福談及新能源車險業務時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基本處于虧損狀態,主要是由于整車設計和售后服務環節存在脫節。例如,電動車上的一節動力電池出現損壞,目前需要更換整個電池包,不能拆件維修。
王傳福稱,比亞迪正在探索優化產品設計,如探討可能通過拆解式維修降低保險賠付成本。通過拉通保險、產品設計等方式,比亞迪將進一步降低保險業務中的各項成本和費用,讓新能源汽車的保險不但不賠錢,還可以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