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邁向電動化的浪潮中,日本汽車制造商們的戰略選擇正逐漸展現出不同的軌跡。
5月28日,豐田(Toyota)、馬自達(Mazda)、斯巴魯(Subaru)共同舉辦了“多路徑技術說明會(Multipathway Workshop)”。說明會上,這三家車企宣布將聯手合作共同研發下一代內燃機技術。
其實日系車在內燃機技術方面的研發一直有獨到之處,不然在玩車界也就不會有那么一批JDM死忠粉。
豐田、馬自達和斯巴魯這三家公司在內燃機領域都擁有各自獨特的技術優勢。豐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其混動技術在業界早已聞名;馬自達的創馳藍天發動機在燃油效率上有著很不錯的成果;而斯巴魯則是全球第二家擁有水平對置發動機技術的車企(第一家是保時捷),以及擁有強大的四驅技術。
因此,這三家日系車企準備進行聯合優勢互補,為下一代發動機的研發提供技術支持。
具體來說豐田將繼續專注于以內燃機為主的Hybrid混動系統,斯巴魯將把水平對置引擎與電動化技術相結合打造混動系統,馬自達則負責開發以轉子發動機為基礎的增程式動力系統。
但是,同樣為日系車企一員的日產公司卻選擇了與豐田、馬自達分道揚鑣。近日,日產高級副總裁兼非洲、中東、印度、歐洲和大洋洲地區(AMIEO)規劃主管Francois Bailly在面對媒體提問時,明確回答日產不會再為開發新的汽油和柴油引擎投入更多資金。
很顯然,日產與豐田、馬自達和斯巴魯完全不同。日產選擇了徹底的電動化道路,而豐田、馬自達和斯巴魯則選擇了探索使用替代燃料、增程式的技術。
不過日產對于電動化轉型的戰略,并不會在一夜之間轉向純電動汽車。從傳統內燃機到純電形式的過度上,日產將通過e-Power混動技術完成,并且為了使e-Power混動技術最大化節省汽油,將內燃機的熱效率提高到50%。
也就是說,日產現階段的電動車轉型戰略包括純電動汽車(BEV)、混合動力車(H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按照計劃,到2030年日產將推出23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包括15款純電動車型。
由此可見,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的電動化浪潮不斷推進,日本汽車制造商們的戰略選擇愈發顯得多樣化。日產的決策,不僅是對自身技術路線的一次重大調整,也是對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積極響應。通過e-Power混動技術,日產將實現平衡傳統內燃機與純電動汽車之間的過渡方案,旨在實現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更低的排放水平。
當然,在汽車產業轉型的道路上無論是堅持內燃機技術的創新,還是全面擁抱電動化的未來,日本汽車制造商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詮釋對未來汽車動力模式的構想。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隨著電動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電動車必然是未來汽車行業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