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好裝備、戴上雪鏡、扣好頭盔,“00后”小伙范崇源腳踏雪板從皚皚雪坡上飛馳而下。受北京冬奧會影響,范崇源愛上這項運動。連續3年,這個“雪友”都會來到山陰滑雪。
“我從11月底就來了,基本每天都滑,滑雪讓人很放松。我還了解到周圍有古長城等景點,有機會去看看。”范崇源說。
游客在廣武國際滑雪場滑雪。 吳濤 攝
14日,剛經歷一場大雪的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僅有零下12℃,但位于廣武明長城腳下的廣武國際滑雪場熱度不減。隨著新一季雪季開啟,這處雁門關外的滑雪勝地,進入了“冬忙”狀態。
山陰境內的廣武長城,東臨雁門關,西瞰寧武舊城,南通五臺勝境,北達云岡石窟,全長29467米,是國內長城的珍品。
游客在廣武明長城標志性景觀“月亮門”拍照留念。 (航拍) 楊靜 攝
近年來,依托長城一號旅游公路,山陰縣以廣武長城為主線,將沿線文物和文化、自然生態資源串聯起來,推動冰雪運動、民宿度假、旅游康養等項目建設。
廣武國際滑雪場是長城一號旅游公路沿線一座集滑雪、山地運動、康養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度假區。基于旅游公路的通車,以及周邊景區的帶動作用,目前每年滑雪季客流量已達8萬人次。
新雪季冰雪運動熱度持續。廣武國際滑雪場總經理吳濤介紹,新雪季從11月29日“開板”以來,滑雪場已接待游客近萬人次,“游客多來自內蒙古、陜西、上海等地,以前也有一些來自俄羅斯、泰國等國家的海外散客。”
12月12日,滑雪場內剛結束了2024年山西省殘疾人特奧雪鞋走比賽。目前,該滑雪場已成為山西省內青少年冰雪訓練基地、山西消防員雪上救援訓練基地、國際雪聯高山滑雪賽區,并承辦第九屆全國大眾冰雪節系列比賽。
游客在廣武國際滑雪場滑雪。 武俊杰 攝
山陰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胡文華介紹,沿長城一號旅游公路,當地全面整合了沿線文物資源和旅游資源,推出精品旅游線路,催生了“冬季滑雪+旅游”“夏秋季蔬菜瓜果采摘+旅游”“鄉村休閑+旅游”等新業態,促進了沿長城一號旅游公路鄉村民眾的持續增收。
吳濤告訴記者,滑雪場為周邊村莊的老百姓提供各類就業崗位300余個,主要負責造雪、安保、保潔工作,一個雪季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我們將繼續整合周邊文旅資源、冰雪資源,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屬性、承載歷史文脈的國際化大型高山滑雪場。釋放冰雪紅利,變‘冷資源’為‘熱產業’,讓當地成為民眾愿意‘再來一次,多住一晚’的目的地。”胡文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