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說,由于中國用戶越來越青睞華為的人工智能和可折疊智能手機,蘋果公司的iPhone部件訂單同比減少了 15%。iPhone 在中國的銷量急劇下降,盡管有復蘇的跡象,這已經被反復報道過了。蒂姆-庫克(Tim Cook)曾試圖把這種下滑解釋為全球經濟的結果,但現在郭明錤(Ming-Chi Kuo)說,有一些特殊因素是iPhone 16 無法解決的。
郭明錤在博文全文中表示,他的說法是基于一項供應鏈調查,該調查顯示蘋果已將關鍵零部件的訂單量同比削減了 15%,降至約 2 億部。他說:"在 2024 年,蘋果可能是全球主要手機品牌中降幅最大的。"
根據他的估計,與 2023 年上半年的 iPhone14相比,iPhone 15系列在 2024 年上半年將下降 10%。但他預計 iPhone 16 的情況會更糟,與 iPhone 15 上市時的下半年相比,下半年將下降 15%。
郭明錤說,蘋果正面臨"結構性變化",他的意思是制造商的生產內容和買家對智能手機的需求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在"最近幾周",中國每周的 iPhone 出貨量下降了 30% 到 40%,他預測這些結構性變化將意味著下降趨勢將持續(xù)下去。
據報道,中國買家對折疊手機的興趣日益濃厚,這是智能手機行業(yè)發(fā)生的主要變化之一。郭明錤沒有提供具體數據,但聲稱可折疊手機"已逐漸成為中國市場高端用戶的首選"。
長期以來,一直有報道稱蘋果公司正在開發(fā)iPhone Fold,但最新的傳言稱,蘋果公司現在發(fā)布的 iPhone Fold 最快也要到 2027 年。郭明錤也認為,2024 年不會有設計有重大變化的 iPhone,但 2025 年可能會有。
不過,他并不期待屆時會出現 iPhone 折疊機型。相反,他更期待屆時蘋果公司將能夠生產出具有幫助人工智能的硬件功能的 iPhone。
蘋果面臨的最后一個問題也是它無法立即解決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華為的重生。由于美國的黑名單限制了華為購買關鍵零部件的能力,這個中國本土品牌曾一度面臨滅頂之災。
2021 年的那個時候,由于華為的麻煩,蘋果公司的iPhone 13銷量大幅上升。然而,現在這家公司又回來了,它在中國重新受到歡迎--它已經在銷售可折疊手機和人工智能手機。
另外,華為在中國擁有"Vision Pro"字樣的商標,這也給蘋果的Vision Pro 頭顯帶來了麻煩。蘋果顯然希望能克服這個問題,因為蒂姆-庫克(Tim Cook)已經表示,這款產品將于 2024 年晚些時候在中國發(fā)布,郭明錤也認為,蘋果很快就會在全球推出這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