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價還是難挽頹勢?別克君威跌幅達5萬,7天才賣786輛!
性價比碾壓BBA,還送5萬巨額優惠,君威為何還是沒人要? 配置爆棚+空間超凱美瑞,君威降價5萬卻連月銷過千都難?!
尺寸完勝合資對手,終端大降價,君威依然賣不動背后有玄機? 十萬級B級車性價比之王,君威五萬元巨獻,為啥銷量還不盡如人意?
別克君威,這款曾經叱咤B級車市場的”大佬”,如今怎么落魄到這般田地?
前段時間,消息一出,讓人大跌眼鏡。
別克君威在終端市場竟然狂降5萬之多!
按說,這種空間大、配置高、顏值佳的合資B級車,動輒優惠個三五萬,還嫌銷量上不去,真是”打骨折”都不為過。
可即便如此,君威的銷量依然慘不忍睹。
數據顯示,在長達7天的時間里,它在全國僅售出了786輛!
放在以前,這怕是一天的銷量都不到。
說到底,君威的這場”價格戰”,其實是一次”竭澤而漁”的危險行為。
長期以來,君威憑借出色的產品力在B級車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空間上它比肩凱美瑞,動力上直追邁騰,配置更是”良心到家”。
它原本就是性價比的代名詞,是十萬級B級車市場當之無愧的”王者”。
可如今卻落到靠價格戰維持銷量的地步,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幾點。
首先,從整個汽車市場來看,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合資品牌的優勢已經被逐漸蠶食。
尤其在B級車市場,帝豪GL、榮威i6等國產車型不僅在空間、配置上直追合資,在智能化、互聯化上更是后來居上,讓君威這種”老面孔”顯得有些落伍了。
其次,在新能源浪潮的沖擊下,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被蠶食。
消費者購車時更愿意選擇有”錢景”的新能源車型,而非將就一款注定會被淘汰的燃油車。
這讓君威在產品力上失去了優勢,想要吸引消費者買單也就更難了。
再者,隨著80后、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對于車輛的審美取向發生了變化。
他們更偏愛運動、時尚、個性化的車型,而君威的外觀設計卻顯得有些”中庸”,缺乏辨識度和吸引力,自然也就失去了這部分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最后,別克品牌在國內的定位也出現了問題。
作為通用旗下主打美系豪華的品牌,別克的整體價格體系相對昂貴,這與國人對美系車”大排量、低價格”的印象不符。
再加上別克品牌年輕化進程緩慢,給人一種”油膩中年”的感覺,使得它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愈發失去競爭力。
回到君威身上,5萬元的大幅優惠其實反映出它已經進入了庫存壓力極大的”虧本銷售”階段。
在如今的市場形勢下,光靠價格戰來維持銷量顯然已經不可取了。
也許,君威真的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市場定位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快改款換代或許是君威突圍的最佳選擇。
一方面,要在產品力上亟需創新,尤其是在智能化、網聯化等方面要迎頭趕上;另一方面,在營銷策略上也要”換換腦筋”,比如與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品牌跨界合作,以期重塑品牌形象。
如此,或許才能重振往日雄風,在B級車”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反觀那些一度被君威比下去的”老對手”們,無論是凱美瑞、亞洲龍還是邁騰,近年來可謂動作頻頻。
它們或推出運動版車型,或大幅升級智能化配置,或實現平臺升級……無一不在加大產品競爭力。
相比之下,君威確實有些”原地踏步”了。
所謂”成者不侵,敗者不爭”,作為B級車市場的老大哥,君威如今這般落魄,實在令人惋惜。
但市場競爭從來都是殘酷的,汽車行業更是如此。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
對于君威而言,與其一味地靠價格戰求生存,不如痛定思痛,在創新突破上狠下功夫,重塑”國民B級車”的輝煌。
否則,被時代淘汰只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