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30日,在2024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會(AI for Good Global Summit)上,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主持人深入討論了人工智能的影響及未來前景等問題。在討論人工智能全球化時,阿爾特曼特別指出,中國會誕生有自身特色的大模型,預計會有10到20個大模型“存活”下來。
圖片來源:Youtube
核心內容
1、關于中國大模型的發展預測
目前中國正有大量模型在被訓練,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我預計中國會有自己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的大語言模型。預計會有少數大模型,數量大概在10到20個,會得到大量用戶使用,并能獲得最多資源進行訓練
2、關于對OpenAI前董事批評的回應
我尊重但非常不同意她對事件的回憶。當我們發布ChatGPT時,當時只是一個低調的研究預覽版。我們沒有預料到會發生什么。
3、關于AI的積極影響
我認為在生產力方面,人工智能已經產生了影響。人們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更多地專注于他們想做的部分。
4、關于AI的潛在威脅
網絡安全問題,我不知道它是否會是第一個,但這是我認為可能會成為潛在問題的一個方面。
5、關于AI是否會加劇收入不平等
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對最貧困的人們幫助更大,而不是最富有的人們。
圖片來源:Youtube
當主持人詢問人工智能將如何開始改變世界時,阿爾特曼回應道:“我認為在生產力方面,人工智能已經產生了影響。”他以軟件開發人員為例,說明AI如何使他們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并預計這種效率提升將擴展到更多領域,包括教學、學習和醫療保健,“我們會看到不同的行業變得比以前更高效,因為他們可以使用這些工具”。
然而,他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網絡安全問題。阿爾特曼坦言:“我會特別提到網絡安全問題,我不知道它是否會是第一個,但這是我認為可能會成為大問題的一個方面。”
在探討AI發展的速度時,阿爾特曼表達了對未來發展樂觀的態度:“我們不認為我們接近某種漸近線。”他認為,盡管業內對此存在爭論,但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實際成果來證明進步,而不是僅僅依靠預測。
關于全球化問題,阿爾特曼對中國的AI發展做出了具體預測:“我預計中國會有自己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的大語言模型。”他進一步指出:“我猜他們會訓練成百上千個大語言模型,我猜會有少數大模型,數量大概在10到20個,會得到大量用戶使用,并能獲得最多資源進行訓練。”
當主持人問道,OpenAI前董事海倫·托納(Helen Toner)此前對他的批評是否屬實時,阿爾特曼回應稱:“我尊重但非常不同意她對事件的回憶。”他進一步解釋說:“當我們發布ChatGPT時,當時只是一個低調的研究預覽版。我們沒有預料到會發生什么,但我們當然與董事會討論了很多關于我們正在推進的研究計劃和發布計劃。”他強調,OpenAI在發布GPT-4的訓練版本時已經與董事會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并在制定一個逐步發布的計劃。
阿爾特曼還提到,盡管他不想在這里逐條反駁托納的觀點,但他確實認為托納是真心希望通用人工智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對此他表示感激,并祝愿托納一切順利。他強調,OpenAI致力于負責任地推進AI研究,并確保其成果能夠惠及整個社會。
最后,關于互聯網的未來,他表達了樂觀的看法:“我認為我們使用互聯網的方式可能會有所改變,但我不擔心它會變得無法理解。”他預期AI將使互聯網更加個性化,為用戶帶來更有效的信息獲取方式。
以下為阿爾特曼與主持人對話節選:
主持人:
現在,大家都認識到了到人工智能的力量和潛力,但它還沒有真正改變世界,也沒有真正改變任何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我們討論的事情。你認為當人工智能真正開始產生影響時,我們首先會看到的一個好的變化是什么?以及第一個不好的變化是什么?
阿爾特曼:
我認為在生產力方面,人工智能已經產生了影響。軟件開發人員是最常被提到的例子,我認為這仍然是最好的例子,人們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更多地專注于他們想做的部分。像其他技術工具一樣,人工智能成為工作流程的一部分,然后很快就難以想象沒有它們的工作。因此,我預計這種模式會在更多領域發生,我們會看到不同的行業變得比以前更高效,因為他們可以使用這些工具,這將對從編寫代碼到教學、學習和醫療保健的運作產生積極影響。我們會看到效率的提升,我認為這將是第一個真正可感受到的積極變化。
而我認為我們已經在經歷第一個負面影響了。顯然,已經有一些負面的事情在發生。我會特別提到網絡安全問題,我不知道它是否會是第一個,但這是我認為可能會成為潛在問題的一個方面。
主持人:
當他們說“漸近”時,他們指的是,我們在訓練人工智能時,是否正在接近某種速度的極限或瓶頸?你認為我們可能會看到怎樣的改進?是線性改進,還是漸近改進?或者我們可能會看到某種指數級的、非常令人驚訝的改進?
阿爾特曼:
這是個好問題。我們不認為我們接近某種漸近線。你知道,這在業內是一個爭論的話題。我認為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用實際成果來證明,而不是口頭解釋。很多人都在做各種預測,我認為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進行最好的研究,然后負責任地發布我們能創造的任何成果。我預計在某些領域會有巨大的改進,而在其他領域可能沒有那么大的進步,這在之前的每個模型中都是如此。
但這感覺像是我們每次發布新模型時都會有的討論,比如從3到3.5,再從3.5到4,總是有很多爭論,是否真的會有那么大的改進?如果有,會在哪些方面?答案是,似乎仍有很多提升空間。我預計我們會在一些人們認為不可能的領域取得進展。順便提一下,請原諒我插一句。我確實相信,Omni模型的全面發布,包括語音綜合等功能,將是我們向構建時間匿名的AI代理邁出的重要一步。如果你對此感興趣,可以考慮加入我的小組Natural 20,我們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周內討論這個話題。
主持人:
你的兩位前董事會成員,Tosha McColley和Helen Toner,剛剛在《經濟學人》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他們說在OpenAI的失望經歷之后——這些是投票解雇你然后你又被重新任命為CEO的董事會成員——他們說不能信任AI公司的自我監管。然后本周早些時候,Toner在Ted AI播客中接受了一個相當嚴厲的采訪,她說整個監督過程完全失效,事實上她和董事會是在Twitter上了解到ChatGPT的發布。這準確嗎?
阿爾特曼:
我尊重但非常不同意她對事件的回憶。但我要說的是,我認為Toner是真心關心AGI(通用人工智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我對此表示感謝。我祝她一切順利。我可能不想在這里逐條反駁。當我們發布ChatGPT時,當時只是一個低調的研究預覽版。我們沒有預料到會發生什么,但我們當然與董事會討論了很多關于我們正在推進的研究計劃和發布計劃。在那時,我們已經有了3.5版本,ChatGPT就是基于這個版本的,已經發布了大約8個月左右。我們早已完成了GPT-4的訓練,并在制定一個逐步發布的計劃。但我確實不同意她對事件的回憶。
主持人:
我想問你一些關于人工智能的更大問題。我剛剛參加了一個關于人工智能和人文主義的活動,其中一個參與者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他說,人類創造出比人類更強大的東西可能不會讓我們變得更自負,反而會讓我們變得更謙卑。我們會像照鏡子一樣,看到自己赤裸的樣子。我們會對機器產生敬畏之情,并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一種謙卑感,這將教會我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你認為這會發生嗎?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阿爾特曼:
就我個人而言,是的,我真的有這種感覺,我認為這種情況會更廣泛地發生。我敢打賭,很多人都會產生敬畏感。我不會說每個人都會這樣,但會有一些人對這件事有自負的反應。但總體上,我認為會有更多的人對世界和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產生敬畏感,并對人類視角產生一種謙卑感,我認為這將是非常積極的。
我最近在反思,某種意義上,科學史就是人類變得越來越不以自己為中心。你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比如我們曾經相信太陽圍繞地球旋轉,這是非常以人為中心的思維方式。然后我們意識到,實際上是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實際上,那些小白點是許多恒星,還有許多星系。如果你愿意繼續這個類比,你可以說,好吧,還有多重宇宙的概念,這真的很奇怪,我們幾乎什么都不是。人工智能可能是另一個例子,讓我們獲得更多的視角,使我們更加謙卑,并對我們所處的更大事物產生敬畏感。我認為這是一個持續的、非常積極的過程。
主持人:
我們來談談人工智能的全球化問題:你認為未來世界會如何發展?你認為三年后會有很多基礎大型語言模型,還是只有很少幾個?更重要的是,你認為中國是否會有一個單獨的大語言模型,或者一個專供尼日利亞使用的模型,一個專供印度使用的模型?這方面的發展方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