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據界面新聞報道,理想汽車正在召回部分被裁員工,因此前大裁員影響了產品研發測試。
據悉,理想汽車剛于今年5月開啟了一輪大規模裁員,整體被裁員工人數超過5600多人。
該品牌汽車研發人員表示,上個月的裁員對理想內部研發測試部門影響極大,開發幾乎陷入停滯,測試僅靠少量低成本外部團隊協助。之所以裁員主要是因為當時理想汽車于今年年初,制定了80萬輛的銷售目標,然而首款高端純電車型 MEGA 在輿論和銷量上的雙雙失利,令理想發展勢頭急轉直下,于是理想公司就?決定了?選擇裁員節流。
面對理想公司的重新召回,被裁的員工該如何抉擇???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不復雜的問題。如果對原理想公司仍有感情,熟悉理想公司的環境和業務,現在依然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那么回去就能快速重新融入和開展此前工作。
這里有兩個方面值得思考,新工作沒有此前理想公司待遇高,經濟上有壓力,對新工作環境仍未適應的,那么可以選擇回去,因為你立馬就能獲得相對好的收入,只是回去也要重新爭取到于法律上該怎么就怎么對自己利好的入職合同。
所謂稱?好馬不吃回頭草的,那只是?因為滿路都是草的情況,事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是如果你?擔心裁員風險仍在,回去可能再次面臨不穩定的局面。而且已經找到了新的工作,工資待遇也?相差不大,潛力方面也?沒有明顯差距,那么就不?用?回?去了??。
有?些?個人對于?之前被裁的經歷仍然心存芥蒂,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失望的,去了反而?影響自己工作積極性以及與原來團隊的合作關系的,那就更?需要深?思熟慮一點,最好不要再?去打亂自身與第三方的節奏。
如今,不止汽車行業,各行各業都競爭激烈,有時候也要理解一下企業無奈的戰略調整。應對市場變化,裁員和召回可能都是企業被迫采取的措施,當然也有公司高層無腦拍大腿作決定的原因。公司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保持競爭力,這是對于每一個集團公司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所以對于被裁員工和召回員工來說,只能說,謹慎評估,多利弊的權衡。這可能是一個挑戰,但也可能是一個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