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燃油車時代,合資車相比國產車還是有著絕對的優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變速箱技術,由于自主品牌起步晚,受限于專利壁壘等原因,變速箱一直發展的比較慢,即使是結構相對簡單的雙離合,在核心零部件上也是被格特拉克(Getrag)、LuK(魯克)、博格華納(BorgWarner)等歐美廠家所拿捏,所以在燃油車時代合資的油車銷量一直領先于自主品牌,即使是不受待見的韓系車,在變速箱技術上也是底蘊深厚。
本期內容我們來聊一下韓系車的變速箱,其實說起韓系也就是指的現代和起亞集團,它們旗下的產業鏈的布局也是非常廣,和豐田差不多,旗下的摩比斯是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而供應變速箱的公司叫坦迪斯。坦迪斯旗下有CVT、AT、DCT多種變速箱,幾乎涵蓋了燃油車的變速箱種類,本期 內容我們就來聊一下現代旗下的各種變速箱,都有什么優缺點?
現代CVT變速箱
技術特點:采用了鋼鏈結構設計、變速比7.0、可以模擬八速AT換擋。鋼鏈結構在耐用性,傳動效率以及性能上要好于鋼帶結構的CVT,早年的奧迪,以及斯巴魯、日產1.5T/2.0T車型采用鋼鏈的結構的CVT。優點:省油平順耐用,可承受大扭矩,不懼暴力駕駛。缺點;相比鋼帶成本略高,運行噪音高于鋼帶的CVT。
搭載車型:七代伊蘭特1.5L版本,悅納(停產)、 IX25(停產)、名圖(停產)
現代雙離合變速箱
現代是除了大眾最鐘情干式雙離合的車企之一,老款的索納塔和途勝都搭載了干式雙離合,但被市場教育之后都老老實實的換為8AT變速箱,目前也只有伊蘭特1.4T、菲斯塔1.5T這兩款車在用,現代干式雙離合的優點說白了就是成本低、傳動效率高,普遍搭載干式雙離合的車型加速都比較快,油耗比較低。
現代也針對干式雙離合做了很多升級,像十代索納塔、第五代途勝L 7DCT這兩個二代版本(目前都已經停產)的干式雙離合還不錯,技術方面在壓盤中添加石墨,減少了換擋的沖擊感。摩擦片厚度增大,增加了熱容量,對于堵車連續換擋的變速箱過熱有改善。低粘度油和低摩擦球狀軸承的應用,減少摩擦和運行阻力這樣提高了發動機的傳動效率。搭載第二代七速雙離合的變速器的變速箱在懂王實際體驗來看,換擋有類似AT的柔和性,少了一代車型的換擋沖擊感。低速蠕動能力有改善,連續走停變速箱遲鈍變小。
但說白了干式雙離合的故障率就是高,像三代途勝上的像機電單元損壞、檔位嚙合不良等問題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且雙離合變速箱隨著時間的增長換擋質感下降的比較快,低速蠕行能力差、低速變速箱過熱、爬坡能力差,總得來說不推薦。當然現代也有濕式雙離合變速箱,進口伊蘭特N上的那臺濕式8DCT就不錯,散熱能力出眾,能承受更大的扭矩輸出,但一般都是大排量以及性能車在用。
AT變速箱
現代的AT變速箱分為橫置和縱置,像北京現代國產車型均采用了橫置變速箱,捷尼賽思等縱置平臺的車型采用的縱置8AT變速箱。
橫置AT現代國產的有6AT和8AT兩款,其中6AT變速箱只有現代IX35在用,這臺變速箱技術上不算太先進,換擋速度也不夠快,搭配2.0L發動機油耗也不低,但勝在平順耐用,10萬公里基本上不需要維護。
橫置8AT則是現代應用最廣的變速箱,像新款的索納塔、途勝、庫斯途、勝達這幾款車都在用,這套8AT在結構的設計上偏向于愛信的8AT,是自家的6AT升級版本,巧妙的設計只增加了一套離合器,繼承了6At穩定與保險,同時還達到了更寬泛的齒比范圍。換擋柔和,動力順暢變速箱的邏輯標定偏向于舒適性以及耐用性,在加快性能上表現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