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汽車與手機這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行業,正逐漸交織在一起,跨界已成為市場新趨勢。就在小米SU7上市不久,魅族也傳來首款汽車要來了的消息,引起了機圈和車圈的廣泛關注。
據媒體報道,5月13日,魅族無界智行官網顯示,魅族旗下首款車型疑似命名為“魅族MX”。有意思的是,就在大家以為此舉是魅族與小米在汽車領域展開的競爭之時,魅族無界智行官網在當天下午就刪除了“魅族MX”的相關信息。
令人一頭霧水的同時不禁懷疑,魅族汽車的“預曝光”可能只是一個烏龍事件。不過,事后魅族官方卻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又讓人忍不住懷疑這可能是一場有預謀的策劃事件。但不論真相如何,這一事件無疑都讓魅族造車成為了焦點,同時,也將魅族與小米的恩怨再一次推到了臺前。
魅族與小米的“愛恨情仇”
在手機行業的歷史長河中,魅族與小米的恩怨糾葛早已成為一段“佳話”。從兩位品牌創始人的個人恩怨,到兩大品牌在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尤其是在手機定價上的“一元之爭”,可謂是相當精彩,讓人津津樂道。
魅族創始人黃章,一度被手機圈稱為“中國智能手機教父”,魅族早在2009年就拿出了當時驚艷一時的魅族M8,吸引到了不少的用戶,這些用戶中就有當時還沒做小米品牌的雷軍。據傳聞稱,雷軍還想投資魅族,與當時的魅族創始人黃章一起做手機,共謀大業。可惜黃章拒絕了雷軍。
幾年后,雷軍創立了小米科技,并發布了小米1代手機。令人驚訝的是,小米的MIUI操作系統與魅族的操作系統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這引發了黃章的質疑,他在網上公開發帖指責雷軍利用天使投資人的身份竊取了魅族的商業機密,從整體理念到手機如何做、為何這樣做,開發流程到供應商選擇,生產和銷售,公司狀況和計劃到核心人員介紹和接觸及財務報表。自此,兩人之間的友誼徹底破裂,轉為了競爭對手。
現如今,小米不僅手機市場搞得風生水起,跨界新能源汽車行業后,推出的小米SU7也成了當紅炸子雞;而魅族則在吉利的收購下,從制造手機擴展到造車領域。兩家品牌在汽車行業的再次碰撞,無疑增添了更多的看點。這也讓不少人覺得,或許魅族和小米從某種意義上更像是宿敵。
魅族能否借助吉利的力量華麗轉身?
事實上,自2022年被吉利收購后,魅族就宣布入局造車,并提出了“無界智行,開放平臺”的戰略。按照官方的說法,他們希望通過提供Flyme Auto智能座艙操作系統,為車企提供模塊化能力,助力車企快速提升智能座艙的使用體驗。
當時就有網友猜測,魅族會不會借吉利之勢,跟小米PK造車,以報當年“魅米手機之仇”。
如今,在小米SU7上市4個月后,魅族品牌也即將帶來首款車型——魅族MX。補充說明一下,雖然官方刪除了魅族MX的相關信息,但魅族既然選擇了造車,那這款車的落地,或者說與小米汽車對上,只是時間問題。
毫無疑問,魅族和小米這種競爭關系延續到汽車市場,無疑也將為汽車市場帶來新的變數。那么,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汽車市場中,魅族能否借助吉利的力量實現華麗轉身?
此前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星事業部總經理王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過,“吉利造車現在將近30年的時間,我們這些年在整個技術的積累、體系化能力的建設,包括架構造車實力的積累,這種體系化能力,或者在技術方面的積累是吉利在高價值產品的打造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從這話不難看出,依托過去近30年的沉淀,吉利造車積累了強大的體系化優勢。
從乘聯會發布的市場數據來看,吉利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表現也非常令人矚目。2024年第一季度,吉利以3.5%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反超比亞迪成為全球第十大車企。此外,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吉利控股集團銷量為73.84萬輛,同比增長44%。足見,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頭羊之一的吉利,其造車實力有多強勁,而這些也為魅族造車提供了堅實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