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招用1人1000元的標準延續實施一次性擴崗補助、支持國有企業擴大就業、每年募集不少于6000個就業見習崗位……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出臺14項措施,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和不斷變化的創業環境,如何有效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的就業創業,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課題。北京市三部門打出政策措施“組合拳”,無疑為青年群體就業創業提供了堅實保障、有力支撐。
從延續實施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看,北京市充分考量到了企業在招聘青年員工方面的成本壓力。按招用1人1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能減輕企業的負擔,也能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激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
國企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吸納青年就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給予按照工資效益聯動機制確定工資總額的相關國企一次性增人增資的政策支持,幫助國企破解招聘難題,釋放招聘需求,增加招聘崗位,可以為青年群體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強化對就業見習的支持就是為就業蓄能。從2024年起,北京每年募集不少于6000個就業見習崗位,并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這一政策為青年提供了更多的鍛煉平臺和實踐機會。通過參與就業見習,青年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還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職場環境和企業文化,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給予剩余期限見習補貼,能鼓勵引導企業盡早招聘見習青年,形成見習轉就業的良性循環。
北京還鼓勵多渠道就業,特別是引導青年到基層就業。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基層治理模式創新的需要,挖掘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等領域的基層就業機會。對到基層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高定工資等政策優惠,能進一步激發青年到基層就業的熱情和動力。
在推動創新創業方面,北京也拿出了實招。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引導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源對接優質大學生創業……這些措施為青年創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和市場保障。同時,開展各類創新創業賽事活動,發掘優秀創新項目,培育高校畢業生創業主體,更是為青年創業搭建了展示才華和實現夢想的舞臺。
通過建立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站、加強職業指導和求職能力訓練、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等措施,北京市為青年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就業服務,不斷提升青年的就業競爭力。通過高效辦成高校畢業生就業一件事、開展創業“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建設、設立青年就業服務窗口等措施,不斷優化面向青年的就業服務質量。
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也是就業創業支持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依法查處虛假招聘、“黑中介”等違法違規行為,有助于維護青年的合法權益,提升就業市場的整體質量,能為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更加公平、安全的環境。
北京市推出的14項措施構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支持體系,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的就業創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不僅有助于緩解青年就業難題,還能激發青年的創新活力和創業熱情,為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