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一:
我老婆快50歲了,現在開的是寶馬三系,她平時只管開車,保養的事都是我來做。她對汽車沒什么興趣,還特別不喜歡電動車。雖然我們樓下商業體有很多電動車品牌的店,我每次都會給她介紹,但她總是嗯嗯兩聲就完事了。不過,前陣子她突然在電梯里提起小米出了一款新車,這讓我很意外,畢竟這是她第一次主動和我聊車。
我自己對數碼和汽車都挺感興趣,最近一個月,我常用的APP上到處都是關于小米SU7的討論。我雖然是個華為粉,但對小米也不算排斥。看了一個月,我也不得不承認,小米SU7確實是一款成功的車型。如果我再年輕幾歲,說不定也會去訂一臺。小米SU7的熱度非常高,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特別大,訂單量大也是正常的。看到已經有人提車了,我特意把車停在旁邊對比了一下,感覺小米SU7真的很值30萬。
車主二:
小米汽車雖然不錯,但和小米手機一樣,其核心芯片依賴美國技術,并以此作為賣點。然而,小米汽車所宣稱的算力是基于稀疏int8的,并非某些人所說的兩倍4090芯片算力。實際上,由于4090芯片對中國禁售,小米汽車使用的是2x英偉達Orin芯片,其算力經過轉換后,僅相當于RTX4070的水平。2024年12月初,汽車工業協會已警告美國芯片不可信。若美國禁售英偉達的車載智駕AI芯片,小米汽車的供應將受影響,消費者可能會面臨交車和維修難題。若非米粉,建議選擇使用國產智駕芯片的車型,以避免潛在風險。
車主三:
有些車型必須先滿足投資人的需求,否則資金無法到位,因為投資人才是真正的金主。因此,這些車型必須具備獨特的設計,在某些方面實現絕對的差異化,如隱藏式門把手、車載冰箱彩電、剪刀門、攝像頭后視鏡、坦克轉向等。傳統的漸進式創新在資本市場上難以獲得青睞。
小米在放棄第一版激進方案后,選擇了更傳統、更古典的造車方式,注重用戶調研和汽車歷史研究,同時借鑒市面上各車型的優缺點。小米只在有把握改進的地方投入大量精力,如壓鑄工藝、電機、能耗和智能駕駛,以提升駕駛體驗。在轎跑領域,小米只需討好駕駛者,因為它無需依賴投資人。
車主四:
拿兩個典例來說,作為電車核心之一的電機,還有造車工廠里的壓鑄集群,不都是粗糧自己研發的?v6s雖然有匯川的身影,但看專利子類目的轉子材料很明顯是粗糧主導,匯川方也確認了v6s的下一代v8s就是粗糧純自研。造車這么大一個工業體系,一家公司還想自研多少東西?換特斯拉蔚小理華為來不都一樣滿身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