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裝機的概念當中,過去絕大多數的人都會以幀率為先,很多人到現在都有幀數越高體驗越好的想法。但隨著硬件的發展,幀數為王的概念已經逐漸的不再適用于當下這個時代,更好的體驗才是現如今裝機的主流。個人認為從現在開始有必要設計幀數為王的概念,從更高的畫質入手,來獲得更好的沉浸式游戲體驗。
之所以說要追求沉浸式的游戲體驗,原因就在于現如今很多3A大作都已經帶來了更高的畫質效果,像之前爆火的《黑神話悟空》,它的優勢一方面是游戲劇情+經典IP,另一方面就在于它能給玩家更好的畫質體驗。而且現如今很多3A都已經支持HDR,還有非常優秀的抗鋸齒等特效,再加上1080P以上的分辨率,那種視覺盛宴是玩家們更愿意追求的。
綜合與以上的這些特點,那么再挑選游戲硬件,追求幀率就不是更好的選擇了。畢竟到了240幀以上的時候,對于普通玩家而言,游戲體驗基本沒有任何感覺上的差異。況且為了幀率而犧牲畫質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而在當下的市場,處理器的選擇就變得格外的重要,很多時候玩家會跟風選擇參數更好的處理器,尤其在當下類似于9800X3D 或者 7800X3D,在參數上很好看,而且游戲時的幀率表現非常好看。但對于玩家們來說,它的幀率優化確實一種浪費,因為你根本體驗不出來。與其將錢花在體驗不到的地方,倒不如將錢升級到更直觀的顯示上。
就比如我花更少的錢入手比9800X3D/7800X3D更便宜的146K/147K/149K,但在顯示器上選擇2K/4K OLED顯示器,這樣搭配不僅體驗更好,而且146K/147K/149K與2K/4K OLED顯示器的整體表現也要更有超值的性價比感覺。
因為我們知道,OLED屏幕現如今在市面上已經非常成熟了,無論是色彩、分辨率、刷新率還是響應速度都能夠全面兼容任何需求,包括大型3A游戲。而且OLED屏幕已經趨于大眾化了,價格方面、技術成熟度、壽命等因素也都是更適合大眾使用。
所以說,我們基于以上這幾點只需要考慮哪種處理器跟OLED屏幕搭配,既能獲得流暢且更沉浸的游戲體驗,同時性價比更高即可。就像上面所說的,個人認為146K/147K/149K與2K/4K OLED顯示器要比AMD更搭配,當然我們可以用幾組實測數據來做證明。
比如14600KF與9600X,在同等的配置(內存為AMD最大支持頻率)和搭配4070顯卡的情況下同時運行2K畫質的大型3A游戲,我們通過實測幀率結果能夠看到。基本上兩者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14600KF與9600X之間雖互有勝負,但也就只在《古墓麗影:暗影》這款游戲的幀率表現超過了14600KF。
在其他的3A游戲,像《賽博朋克2077》、《荒野大鏢客2》、《黑神話悟空》以及《孤島驚魂:新曙光》這些3A游戲上,都是14600KF+4070的組合勝出。
而且在網絡游戲也運行2K畫質的時候,也是14600KF+4070的組合也能在《絕地求生》和《永劫無間》上優于9600X的組合。在2K畫質上,顯然英特爾是高畫質的更優選擇。
除了上面一組實測外,我們再來看14700KF與9700X之間的對比,同樣是在同等級配置(內存為AMD最大支持頻率)和4080顯卡的加持下,運行2K畫質的3A游戲。我們能夠看到9700X雖然在《古墓麗影:暗影》和《黑神話悟空》都做到了領先,但是仍然在絕大多數的游戲上幀率表現不如英特爾。
而且就算是優于14700KF,但是并沒有拉開大的差距,相互之間僅差幾幀,為這幾幀去多花錢是不是有點太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