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國科普研究所聯合抖音發布《短視頻平臺共創知識傳播新生態》(以下簡稱“報告”),闡述短視頻及短視頻平臺對于知識傳播產生的影響。報告顯示,社會正在見證一場互聯網上的知識大眾化浪潮,95%的受訪者表示會通過短視頻獲取知識。以抖音平臺為例,僅2024年1月新生成的知識類短視頻內容數量就超過3.37億個,比2023年7月增長了30%,聚集了科學普及、衛生健康、個人理財、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短視頻開啟了知識傳播的新入口,吸引眾多創作者和專業機構進入短視頻平臺,與億萬用戶展開知識互動。優質知識創作者通過短視頻平臺,可以獲得可持續的收益。該平臺2023年活躍的“知識達人”中約7成通過平臺獲得了收入,促進了知識創作的職業化。
相關創作者代表認為,優質知識內容才是核心競爭力,當下知識類內容創作生態繁榮,活躍于短視頻平臺的創作者已經是不容忽視的知識生產與傳播力量。對于高校、博物館等知識機構以及科學家和大量專業人士而言,平臺不僅能幫他們找到想要學習的用戶,還能準確定位用戶需求,根據用戶評價對好評內容進行精選,從而為有效的知識創作提供保障。活動現場還發布了“抖音科普扶持計劃”,宣布將鼓勵和支持100家科研科普機構(如各地科協、科研院所、學會等)做科普,將重點支持100位院士的科普內容,重點扶持和激勵1000多位各類型科普優質創作者生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