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北京法院2024年第二期帶指標京牌小客車司法處置工作圓滿成功,經過8小時激烈競價,510輛小客車全部以最高限價成交,創歷史新高。據統計,自2024年11月20日北京高院發布司法處置公告以來,專場注冊人數達4.6萬人,共有2.7萬人參與報名,成交金額達9600萬元,競價平臺瀏覽量突破277萬人次,累計關注人群超過1000萬人次,多項數據再破歷史記錄。
今年是京牌小客車司法處置十周年。十年來,北京法院已成功組織23期京牌小客車司法處置,累計吸引43萬余人報名競價,超過6000萬人次圍觀,共處置帶指標京牌小客車3058輛。其中,本次處置數量同比增長26%,創單期歷史新高,2024年全年累計處置兩期916輛,成交金額1.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5%、275%。既依法高效促進當事人勝訴權益的實現,也更好地為老百姓取得京牌車輛提供新的購車渠道。
據北京高院執行三庭庭長王志鵬介紹,在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本次處置工作運行順暢,處置數量再創新高。此外,競價結果更趨均衡,在此次司法處置的510輛京牌小客車中,10萬元以下的車輛占比達到52%,通過處置規則的設置,既滿足不同收入群體的購車需求,也有效保障中低收入群體的競買權利。與2024年第一期相比,買受人搖號次數分布更加合理,本期有178輛車買受人搖滿85次,占比下降為35%,搖號次數最少的買受人從63次降為51次,買受人競得機會更加均衡。
同時,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在京牌小客車司法處置方面,北京法院與天津、河北法院積極建立協作機制,天津、河北法院可以將需要處置的京牌車輛,委托北京法院“一鍵式”“全流程”處置,今年已成功處置14輛,在全國法院尚屬首次,也為津、冀法院推進京牌小客車司法處置提供了助力。
北京高院執行局局長劉海東表示,十年來,京津冀三地高院陸續建立異地聯合執行和財產聯動處置工作機制,在異地辦案、事項委托、人員交流、業務培訓、執法理念等方面加強協同管理,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提升,持續深化執行聯動協作水平,三地法院在執法理念、執法標準上更加統一,在異地財產調查、處置和騰退等方面協作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