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被稱為“東瀛寶馬”,曾經在國內暢銷十多年的馬自達6亦有“彎道之王”的美譽。但令JDM粉絲惋惜的是,那些大馬力+后驅的經典馬自達車型,卻始終與國內市場無緣。然而進入新能源時代,馬自達與長安的深度合作,讓“人馬一體”的概念又升華到了新的階段。這次,國內的“馬粉們”有福了!
最近,我們也是借著試駕的機會,充分體驗了馬自達在新時代的魅力。不管是城市道路、高速路、山野彎道,增程版EZ-6和純電版EZ-6都展現出了“人馬一體”的駕駛樂趣。
增程版本,運轉質感表現超出預想
試駕開啟后的第一段,我們首先分到的是增程版EZ-6。作為增程車型,最考驗車企功力的就是整套系統的運轉質感,尤其是增程器介入后對于噪聲的控制。增程版EZ-6有著超低的風阻系數,本身風噪很低,沒點兒本事就更容易露出破綻。好在它這次真印證了那句:黑車不黑馬自達!
出發前,我將動力系統保電設置調整到了80%,并使用油電混動模式,聚精會神地尋找增程器的“存在”。在重慶城區路況,絕大部分動力響應用“電”就能解決,這對于增程車來說并不稀奇。
然而出城后在高速路上,我依舊感受不到增程器工作的聲響。最后是能量流圖示告訴了我答案:其實這輛EZ-6的增程器根據情況一直都在參與,只是它善于隱藏自己,加上不錯的整車靜謐性,其運轉時很難讓人察覺。只有在全力踩下油門時才能感受到增程器輕微運轉聲音,振動那幾乎是不存在的。在我心中,增程版EZ-6我給滿分。
初心不改,彎道之王精神得以傳承
這次試駕的第二段路程,我駕駛著純電EZ-6。作為一款純電車型,體重比同級別燃油車高不少。我不太清楚馬自達工程師用了什么樣的調校手法。體感上EZ-6很輕盈,像1.6噸甚至1.5噸的燃油車。
這次試駕的第二段路程,我又感受了一番純電EZ-6的魅力。我很佩服馬自達的工程師,它們從“行、轉、停”這三大方面入手,用自己的“魔法”去調校它。在一眾“笨重”的中型純電轎車里,純電EZ-6展現了出奇的輕盈感,在彎道上就如同1.5噸左右的燃油車那般靈活、輕巧。
純電EZ-6最大功率達到258馬力,最大扭矩320牛米,相當于2.0T中高功率的水平,但在電車上,這套動力所展現出來的推背感會更強。馬自達工程師將電門調校得靈敏且線性,基本上腳上踩多少,動力就能給你多少,這種線性的比例感就是“人馬一體”的精髓。而且它還給到你運動模式,電門的響應會變得更敏銳,零百加速6.9秒已經可以跨入“運動轎車”的范疇,家用自然更是綽綽有余。
EZ-6精準的指向性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只需對方向盤稍稍施加一點力,車頭就會按照你的駕駛意圖進行反饋。同時后驅接近50:50的設定,也讓車身動態變得更積極。總之開上EZ-6,我感覺自己的駕駛技術都有精進,它的整個方向、車身響應,能給人極強的駕駛信心。
底盤方面,EZ-6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它是一輛“馬自達”,如果調校過于舒適,那相當于丟掉了靈魂。但這始終是一部家用車,又不能按照性能車的方向去設定。于是,工程師決定將那些最影響舒適的振動進行過濾,而一些細微的路面反饋還是得保留下來,讓駕駛者能了解到路面信息,對輪胎的抓地力有所掌控,這就是“馬自達”這個品牌最值價的地方。
堆料很容易,調校真的很難。EZ-6的制動腳感也很棒,動能回收和機械剎車之間的配合讓人很難察覺。而且EZ-6的車輛設定里還有舒適停車功能,走走停停的路況會讓跟車變得更加平穩,提升駕乘舒適度。
多款車型,選哪款更適合你?
馬自達EZ-6分為增程版和純電版,指導價13.98-17.98萬元,共有7款車型。其中,增程版有4款車型,純電版則是3款。
我覺得選擇新能源車家用,配置、續航還是不能太“丐”。因此最值得購買、性價比最高的是指導價15.98萬元的增程版200km智雅版,以及指導價16.98萬元的純電版600km智雅版。
相比之下,選擇頂配智尊版還需增加1萬元預算,配置上主要增加:50英寸AR-HUD、SONY 14揚聲器音響、電動尾翼、米其林e·聆悅輪胎。
如果你對車艙內的體驗比較看重,可以在智雅版基礎上選配“樂享套裝”,包含50英寸AR-HUD和SONY 14揚聲器音響;如果你需要更強的駕駛愉悅感,則可以選配“逐風套裝”,包含電動尾翼和米其林e·聆悅輪胎。
車志說:
如今市面上不乏極具話題度的新能源車,但真正潛心下來去調校“行、轉、停”這些“感官愉悅”的車企已經越來越少。而這些燃油車時代沉淀下來的底蘊,正是馬自達EZ-6最大的殺手锏。人馬一體,初心不改,EZ-6就是馬自達帶給國內粉絲們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