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跟蹤特斯拉多年的老司機,最近特斯拉的操作著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先是網傳上海超級工廠從3月開始大幅削減了Model Y的產量,降幅高達20%。
外媒還爆料稱,特斯拉計劃2024年在中國市場銷售60-70萬輛,較之前設定的100萬+目標大幅縮水。
這是怎么回事兒?堂堂特斯拉也開始慫了?
再看看最新出爐的影響力報告,特斯拉這回連”2030年年銷2000萬輛”的誓言都咽回了肚子里。
這個在以前的報告里信誓旦旦的目標,如今卻不見了蹤影。
合著之前都是忽悠人的?
與此同時,特斯拉又開始大規模招聘Autopilot和AI相關崗位了。
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加碼智能駕駛和人工智能,是不是意味著汽車這塊兒玩不下去了,想轉型發展?
要知道,Model Y可是特斯拉的當家花旦,銷量一直遙遙領先。
結果現在產能說削就削,前途都變得灰暗起來。
難不成真被國產車干趴下了?
反觀老對手蔚來理想,雖然銷量差了點,但好歹殺進前十了。
再瞅瞅比亞迪,那更是如日中天,牢牢霸占新能源銷冠寶座。
這么一對比,特斯拉還真有點格局小了。
事實上,自打國內掀起價格戰,再加上拜登糖衣炮彈補貼歐美車企,特斯拉這日子就不好過了。
上海工廠減產、全球交付目標落空,無不印證著特斯拉正面臨嚴峻挑戰。
生意難做,只能另謀出路了?
誠然,汽車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特斯拉想憑一己之力對抗眾多對手,談何容易。
與其困守故步自封,不如另辟蹊徑,發掘新的增長點。
這次特斯拉重啟智駕AI招聘,搞不好真要往機器人、無人出租方向發力了。
換個角度想,馬斯克同時操盤特斯拉、SpaceX、xAI等多個明星公司,精力和資源都極為有限。
對特斯拉漸失熱情,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AI和火星移民才是他的心頭好。
盡管眼下特斯拉處境不妙,但難說不是一個轉型升級的良機。
收縮傳統汽車業務,全力突擊AI和Robotaxi,或許真能幫助特斯拉渡過難關,重振雄風。
不過話說回來,特斯拉再大的野心也得腳踏實地。
少忽悠,多干事兒才是真的。
否則,2000萬銷量的美夢只會越來越遠。